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群体性共谋演绎出“神医”生态链

2017年06月28日 15:05 | 作者:阅尽 |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神医”刘洪斌事件仍在舆论场发酵。没有从医经历的刘在多家电视台的专题节目中出演苗医、蒙医传人,以及老中医、北大专家、养生保健专家等各种角色,短短3年以不同身份代理了9种药品和保健品,由此获封“最忙碌虚假广告表演艺术家”的桂冠。

但昨日有媒体曝出,位居台前的“神医”其实只是玩偶或“名片”,背后是由供货商、中间商、广告商与媒体构成的完整的假药生态链。从源头起,供货商便开始设计营销脚本——配方虚构成分,品名亦如艺名,什么高大上能吸引眼球就叫什么。至于寻医问诊的节目,则专家和患者可能全是假的,热线也是“群众演员”打进来的。到广告播出,媒体的审核形同虚设,或靠熟人关系“闯关”。

总之,这是一场群体失守,每个环节的参与者基本放弃了自己的职业伦理。厂家明知药品名称和成分虚假,但只要经销商愿大量进货,什么生产标准诚信原则都可放弃;广告制作和入镜者也深知自己扮演的忽悠角色,但只要有钱赚,哪管他法律责任和个人声誉,权当做一回“演员”了;至于播出广告的电视台,明知广告法等有诸多法规限制,但碍于熟人或老客户的脸面,睁一眼闭一眼,令阻挡虚假广告出笼的最后防线弃如空门。

然而,如果说这是场群体失守,又略嫌轻率,似乎参与各方都是被蒙骗的受害者。事实上,这又是一场集体的共谋,为了各自利益聚在同一部剧中,并借助各自的角色定位相互衬托掩饰,为对方增添唬人的筹码。在这部以虚假产品、虚假人物、虚假故事构成的忽悠剧中,每个人其实都活灵活现地扮演着“骗子”角色。

在国人的传统意识中,骗子是何等丑陋,何等不齿。假若你当面叫其骗子,他非跟你干仗不可。或许,“神医”生态链中的各方参与者,平日在单位或与家人的印象中,他们即使算不上正人君子,至少也不会与“骗子”同伍画等号,有的可能还是公认的“好人”。但其为何偏偏要在行骗情景剧中出演角色呢?这确实耐人寻味。

抛开人的两面性不谈。或许,在这些参与者看来,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份临时性工作,是客串,或至多是打“擦边球”。在其内心深处,也没把这当作一种骗术,总觉得那些所谓药物、保健品吃不死人,也出不了人命,只是找个噱头拓展市场而已。而于己却是有利可图有钱可赚,遂心安理得加盟其中。这才是最可怕的,明明干着丑事恶行而不自醒。

当然,有些良心未泯者,或会提醒亲朋好友别上当。而在当下社会,又有多少类似情景在不断上演:卖米面的自家从不用自己销售的产品,销售熟食的却从不吃自己店里的东西……

或许,做局者总自恃甚高,以为骗局可瞒天过海不被发觉,孰不知,一个社会若人人都不能守住本分和底线,互害的结果最终就是“自害”。当人人都置身于“神医”生态链中时,又何来安全可言?

“神医”生态链的曝光,无疑是物欲社会的一张无情揭丑图,它照出了某些行业在金钱诱惑下的无底线投降和职业伦理弃守。但要抵御类似怪象,却不能仅靠道德自律和职业自觉,而须借助相关法规和制度的篱笆防范,尤其是对发布虚假广告的媒体,必须强化监督与惩处,让所有造假者都得不偿失,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铲除“神医”生态链。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神医 生态 群体 共谋 广告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