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创新不该是推翻传统,拥抱它才可以得精髓

2017年06月29日 17:38 | 来源:新华思客
分享到: 

任何创新都不是一次孤立的飞跃,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场景的;同样,任何技术革命都建立在传统产业的需求链条上,更多的是提升了过去人们忽略了的要素的价值。因此,真正的技术革命都必然产生于行业深耕之后,而不是凭空出现。

一、 当前创新的三大怪象

1. 技术在进步,品质在降低

我们在很多领域都遇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品质降低的现象。当我们用化肥、农药催生了高产农作物后,现在最具创新的农业模式却是天然散养的鸡和亩产几百斤的杂粮;当我们用大工业消灭了那些手工作坊和几乎具有艺术水准的工匠之后,现在却又在呼唤工匠精神(目前在瑞士、德国保留了非常多的手工作坊)。我曾经去德国斯图加特参观过奔驰公司的总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车型远比今天的车型更具审美特征,件件都堪称艺术珍品。现在私人定制、手工制作都被冠以创新的名义,其实,这有什么创新呢?技术进步的出发点往往是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但并不必然带来品质提升。

2. 营销在膨胀,创意在萎缩

渠道为王、平台为王,这是近些年最具创新意义的“伪命题”。我们只能说,在一定时期和一定领域,渠道和平台很重要。但如果一定说是王,这完全违背了常识,违背了基本的辩证法。营销行为并不能必然带来创新。现在鼓吹渠道为王、平台为王的人,只不过是找到了渠道和平台赚钱的方式而已。而一旦为内容付费的商业模式得到突破,把渠道和平台打翻在地,只是分分钟的事。我们需要把功夫下在人身上,任何产业都是以人为本,以创意为本。只愿意把钱花在渠道和平台上,而不愿意把钱花在人和创意上的企业,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3.知识在过剩,见识在短缺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知识迅速过剩的时代。有的知识刚刚发明出来就立刻陈旧了,很多知识还来不及应用就已经过时了,大多数人甚至可怜到面对知识的汪洋大海,连边都摸不到的境地。且不说是如达芬奇、牛顿这样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或如王阳明、曾国藩这样知行合一的人物,如果用社会总知识的占有比例来衡量今人,大多数人都可归入有文凭的文盲,有学历的白丁。很多人,上不能安邦定国,下不能创业立身,我真不知道他们花费了那许多宝贵光阴、金钱和精力倒底学了些什么?知识分子将要被见识分子所替代。

编辑:梁霄

关键词:创新 推翻 传统 精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