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大收藏家张伯驹 毕生精品捐故宫

2017年07月03日 16:27 | 来源:法制晚报
分享到: 

盐业银行这个提款机,是他后来成为大收藏家的重要保障

我们在这里介绍张伯驹在诗词、文化上取得的成就,主要是想说明,他是一个合格的传统文人。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大收藏家,光有文化那可不行,要想成为收藏家,除了有一定的文化储备以外,还必须要拥有相当多的财富,简单地说就是必须要有钱!

大家知道,书画文物收藏是需要大量的金钱做基础的,张伯驹开始收藏书画的时候才30岁,那么这个年轻人怎么会拥有这么多财富呢?张伯驹出生于一个钟鸣鼎食之家,他的父亲张镇芳就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盐业银行负责人。

说到张家的发达,就不得不说盐业银行。1915年,盐业银行在北京成立,由曾经长期担任天津长芦盐运使的张镇芳出任总经理。张镇芳十分擅长理财,很快就把盐业银行经营得红红火火。后来,盐业银行由官办改为商办,张镇芳就占有大部分股份,成为盐业银行的大股东。在民国期间,中国银行界有著名的北四行。哪四行?分别是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和盐业银行,这四行是当时享誉全国的中资银行,其中以盐业银行的资金最为雄厚、业务最为宽广。大家可以想象,盐业银行这个提款机,是张伯驹后来能够大批收藏和抢救珍贵书画的重要保障。

成为收藏家,光有文化和财富就行了吗?我们可以断定地说,这还不够,因为在清末民国时期,比张伯驹富有的还大有人在,那么为什么独独只有张伯驹能成为青史留名的收藏大家呢?因为张伯驹除了醇厚的文化修养和足够多的财富储备之外,他还拥有一份热爱生活、信而好古的情怀。


驳了杜月笙面子的京剧大家余叔岩甘愿为他出演配角

在生活中,张伯驹就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众所周知,张伯驹多才多艺,除书画收藏以外,他还爱好诗词、琴棋、戏曲,尤其在京剧艺术上也取得很大成就。他从7岁就开始看戏,看的第一出戏就是杨小楼的《金钱豹》。杨小楼是京剧武生泰斗,在民国期间,享有“国剧宗师”的美誉。

张伯驹不仅爱看戏、喜欢票戏,而且他还喜欢粉墨登场,后来成为余叔岩余派的重要传人和戏曲理论家。大家知道,余叔岩是京剧老生泰斗,他出身于梨园世家,他的祖父就是有京剧祖师爷之称的余三胜。余叔岩因身体多病,极少收徒弟,一生只收了孟小冬和李少春等几个入室弟子。

与孟小冬和李少春相比,张伯驹只是一个票友,那么他又是通过什么渠道跟余叔岩学戏?他又怎么会成为余派艺术的重要传人的呢?原来,余叔岩除了唱戏之外,还醉心金石书画,非常喜欢和文化人交往。张伯驹倾慕余派唱腔,余叔岩也喜欢张伯驹这样有文化会思考的读书人,二人志趣相投,成为相交一生的好友。

1937年春,张伯驹40岁生日,他准备举办一场京剧堂会给自己祝寿,当时正赶上河南老家旱灾,张伯驹临时决定把堂会改为赈灾义演。义演的剧目是《空城计》,张伯驹出演诸葛亮,杨小楼、王凤卿等京剧名伶助演,尤其是体弱多病已离开舞台的余叔岩,也答应出演配角王平,这是令戏迷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为什么呢?余派粉丝都知道,余叔岩是京剧界比较有个性的人,即使在身体好的时候,一般的堂会戏也极少参加。比如1931年6月,上海滩青帮帮主杜月笙家祠堂落成,当时杜月笙已是上海滩黑白两道的风云人物,在大上海,可以说他的手没有伸不到的地方。杜家祠堂落成典礼时,就连蒋介石都亲送匾额“孝思不匮”祝贺,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上海市市长张群等要人也都送了贺礼。当时,杜老板还盛邀京沪两地京剧名角唱堂会,只有余叔岩是再三邀请也不答应。杜月笙恼羞成怒,让人给余叔岩带话,也可以说是最后通牒,他是怎么说的呢?如不去,此生休想再到上海滩。

编辑:杨岚

1 2 3

关键词:大收藏家张伯驹 毕生精品捐故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