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王军:非遗传承要“过好节日”

2017年07月05日 15:57 | 作者:王军 |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2017年6月10日,是中国的第12个文化遗产日,也是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今年起,我国把每年6月份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口号为“保护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保护传承非遗,展现生活智慧”“活力社区,活态非遗”“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然而,如何才能化“口号”为“目标”,让非遗真正回归生活,既要“过好节”更要“过好日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

thumb_1076_500_1446176056860

传承保护不能止于表面的热闹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份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此前,每在此时,全国各地不约而同集中举办各类活动,请领导、办展览、设奖项、搞交流,把“非遗”做的就像过节一样热闹非凡,可是一过了这个日子,马上冷落下来。这种“6月里来7月里走”的尴尬,一度冷落非遗人的心,也严重阻碍了非遗的健康发展。反思类似现象,笔者认为问题症结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重申报轻保护。截止目前,国务院用了约20年的时间先后评选了4批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 1308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然而中国非遗项目众多,泛非遗项目近70多万项。据专家估算,即便“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体系同时运作,以这个速度要评到500年以后都评不完。由此可见,当前申报制度仍需要改革方式方法,尽快完成项目备忘录,防止一些非遗项目消亡殆尽。

——重形式轻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非遗传承保护法规政策的出台,各级地方政府对非遗工作关注度和重视度不断加强,有的每年都要举办地方性的非遗节、有的推出了非遗“十进”活动、有的成立了非遗民间联盟,还有的热衷于打造非遗文化街区、创意体验馆、非遗文化小镇,形式多样的“非遗热”一度在各地盛行。透过热火朝天的活动不难看出,当前非遗传承保护仍然停留在重有形轻内容的浅表层,对于向社会公众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做的不够。

——重固守轻创新。非遗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然而,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非遗拒绝创新、传承人不容挑战”的观念一直是制约创新的思想藩篱。对此,有专家指出,创新是传承的基础,传承是创新的目的。只有让传承人及传播队伍进入现代生活,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才是传承之道。

——重技艺轻文化。技艺的传承,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非遗传承的必然阶段,不但以技艺的形式唤醒它、激活它,还可以使非遗的延续由可能变成了现实,由历史进入了当下。从当前非遗传承实践看,传承人与传承群体过于依赖技术传承方式,对其所承载的“匠心文化”传承过于弱化。如果说技艺传承是“手上功夫”的话,那么“匠心文化”则是精神家园,所以推动非遗产由“匠物”向“匠心”需要时间的淬炼,而“匠魂”则需要在不懈的坚守中沉淀。

——重展陈轻流通。当前,以展陈、展览、展演等形式对非遗进行“实体化”保护已经成为各地固有模式,认为留住了“真身”就留住了“本源”,这显然是片面的。回顾我国非遗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各地很多非遗项目历史上就是通过商业化流通来维系传承的。所以说,让非遗文化与市场成功对接,通过市场流通实现非遗“活态化”发展,以展示带动流通,以流通实现传承,流通才是最好的保护与传承。这个观念必须重塑。

面对非遗“大热”之后的“大冷”局面,我们需要辩证地客观分析: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助推,让常年遭受冷遇的非遗人和非遗项目热起来,这真是好事。但热了之后怎么办,这可是大事!毕竟,文化遗产保护,不能止于表面的热闹,非遗不可能天天都“过节”,面对现实还要过好自己的“日子”。这既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也应该引起非遗人的反思。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非遗 传承 保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