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推进粮食定价机制 补贴政策和收储制度改革

全国政协专题调研报道: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得好处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全省农民收入主要靠经营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主要靠种粮,种粮主要靠玉米

2017年07月07日 08:17 | 作者:高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推进粮食定价机制、补贴政策和收储制度改革”专题调研报道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得好处”

人民政协网吉林7月7日电(记者高峰)7月3日至6日,全国政协经济委“推进粮食定价机制、补贴政策和收储制度改革”专题调研组赴吉林省,深入德惠、公主岭等地进行调研,并与吉林省、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相关企业、种粮大户、农民代表进行座谈。

t0193184f182aa9249a

网络图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全省农民收入主要靠经营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主要靠种粮,种粮主要靠玉米。当前,吉林省临储玉米库存1600亿斤,相当于三年的玉米产量,使玉米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对未来的粮食市场价格走势产生了较大的压力。

在3日召开的座谈会上,吉林省农委主任于强介绍,去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市场化收购的新形势下迈出重要步伐,改革成效正在逐步显现:玉米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初步建立;多元主体积极入市,粮食流通市场活力增强;玉米加工产业有效激活,经营状况明显好转;种植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农民基本收益得到保障。但高产量高库存的形势还没有根本改变,下一步粮食收储还面临很大压力,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得好处。”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说,中央关于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对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综合产能意义重大。调研组认为,吉林省在推进粮食定价机制、补贴政策和收储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采取积极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调研组建议,国家统筹协调临储玉米去库存,总体上应该加快去库存进度,尽可能缩短对市场的干扰期。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在市场定价的基础上,完善临时性储备吞吐、生产者补贴、政策保险、政策性信贷担保等配套的政府调控机制,防止价格大起大落、“谷贱伤农”。完善玉米“市场定价”加“生产者补贴”机制,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补贴政策等。吉林省继续完善粮食生产经营体系,理顺市场供求关系,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

调研组还提出,加大主产区仓储物流建设的支持力度。市场化收购后,主产区的粮食已经由过去的“国库储”为主转向“全国销”,粮食外运压力加大,需要重点研究推动“藏粮于民、藏粮于市”,推动原来的集中售粮向常年择机择价售粮转变,缓解阶段性收储压力和外运压力。支持主产区物流节点建设,主持主产区建设粮食交易中心和物流集散地,支持农户安全科学储粮设施建设,为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侯建民,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参加调研。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调研 粮食 全国政协 农民 玉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