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汪萍:援疆后,她把家人户籍全迁到新疆

2017年07月11日 11:46 | 作者:王江平 | 来源: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选择彻底融入当地的汪萍

援疆后,她把家人户籍全迁到新疆

开栏的话

自1997年首批对口支援新疆干部抵疆后,20年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部委、19省市贯彻落实中央治疆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近两万名援疆干部和技术人才西出阳关,致力解决受援地各族群众的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进步。中国妇女报今起推出《我的援疆故事》栏目,聚焦于来自五湖四海、奋斗在天山南北的援疆干部,用一个个真情投入的援疆故事,展现援疆干部们为新疆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我现在是把自己彻彻底底融入英吉沙的村落里。”7月10日,援疆干部汪萍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她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走在梧桐树的阴凉下、坐在各族姐妹的炕头,跟姐妹们一起喝着茯茶、吃着馕、拉着家常,看她们走出家门、走进工厂做工,“她们有钱赚、有事做,眼光和世界一天天在变,姐妹们视我为亲人,我感到很温暖,值得。”如今,来自山东的汪萍真正拥有了英吉沙的“身份”,她不仅把自己的户籍迁到英吉沙,还把家人的户籍都迁到了英吉沙,可谓是全家援疆。

在英吉沙县各个村落,每天晨起和傍晚,有个景象格外动人,许多姐妹骑着电瓶车,在丈夫的陪伴下,结伴呼啸着奔向大小不一的卫星工厂,汪萍告诉记者,这些分布在英吉沙县的卫星工厂是由山东援疆企业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援建的,作为援建企业的总经理,汪萍的责任是在未来解决几万人就业,并且每人可实现1.5万~2万元的年收入。

援建两年来,汪萍和她的团队,从山东跨越万里,来到英吉沙县,将工厂建在了群众家门口,真正实现了群众务工不离村,就地就近就业,小手套解决了大就业,促进了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增进了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走出了一条产业稳疆的成功路子。

编辑:梁霄

关键词:汪萍 新疆 户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