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纵横太平洋,中国大洋45航次科考将探寻哪些深海秘密

2017年07月12日 18:09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厦门7月12日电题:纵横太平洋,中国大洋45航次科考将探寻哪些深海秘密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中国大洋45航次科学考察12日从厦门起航,前往西太平洋典型海山区、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中东太平洋一带,进行为期将近120天的科学考察。科学家们纵横太平洋,将重点探寻哪些海洋科学奥秘?会有哪些亮点? 

调查海山生物多样性,开展微生物类群富集培养

中国大洋45航次首席科学家林辉说,本航次共分三个航段,其中第一航段以海山生物多样性调查为主,在西太平洋典型海山及周边海域开展生物多样性与环境调查。

“主要任务是在西太平洋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开展‘侦查性’的海山调查,获取多座海山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样品与观测资料;开展调查区海山环境异质性分析,探讨海山生物类群、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深化对海山生态系统的认识。同时,结合历史调查资料,提升海山在物种进化与扩散中作用的认知。”林辉说。

据本航次第一航段首席科学家汪卫国介绍,这一航段的亮点表现在:

——获取海山环境保护所需生物多样性数据和样品,体现了我国对深海未知海山典型生态系统的探索创新,重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视环境保护。

——本航次是我国首次对西太平洋海山微生物多样性开展系统调查。

——将首次应用深海微生物长期原味培养系统等手段,开展海山与太平洋海盆中特殊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富集培养与功能验证。

调查结核资源,进行鸟类和哺乳动物观测

本航次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黄浩说,这一航段以资源调查为主,主要在东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展地质调查,继续扩大多金属结核控制资源面积。

与此同时,科考队员还将开展相关区域的稀土资源调查、深海生物基因资源获取、新兴污染物微塑料调查、大气化学环境与气象调查、鸟类和哺乳动物观测等工作。

水文和气象环境调查方面,开展走航观测,获取航线气象资料,保障船舶安全,为全球气候变化、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提供科学信息。

公海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方面,在作业区及航路同步开展调查海域水体、沉积物和生物等微塑料调查,在重点区域开展不同水层垂向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同步开展鸟类和哺乳动物观测,为制订有效的物种保护与管理措施提供科学支撑。

调查深海环境,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变化调研

同时也是本航次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的黄浩告诉记者,第三航段以深海环境调查为主,兼顾开展多金属结核和稀土资源。同时,开展水体放射性及海洋微塑料监测、大气化学及气象等工作。

“中国科学家聚焦全球变化和海洋生态系统响应,探索大尺度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变化。”黄浩说,亮点在于通过对位于西太平洋暖池和东太平洋上升流之间的中东太平洋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变化调查研究,获取深海大洋的生物与环境样品和资料,探讨调查区海洋生物的种类组成与生态环境特点,以深化对中东太平洋生物多样性地理分布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的认识。

黄浩说,本航次聚焦的相关海洋科学问题,除了深海盆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外,将关注海山与周围盆地之间的物种源汇关系,海山之间的生物连通性。比方说,一个海山的生物有没有可能扩散到另一座海山,这对建设公海保护区网络意义非常重要。

首个国家海洋局综合考察航次,首次执行“蛟龙探海”计划环境观测任务

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说,本航次是国家海洋局组织的首个综合考察航次,也是首次执行我国“蛟龙探海”计划中的环境观测、监测任务。

据介绍,这个航次的科学考察任务多达9项内容,包括深海生态环境调查和保护、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资源调查、深海生物基因资源获取、新型装备测试和试验、水文和气象环境调查、公海环境污染状况调查、鸟类和哺乳动物观测等。 

“本航次起航意味着‘蛟龙探海’工程的环境监测专项步入执行阶段,体现了我国重视深海大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跟踪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刘峰说,本航次重在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调查,体现了我国对国家管辖外海域生物多样性养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视。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中国大洋45航次科考 深海秘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