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聚焦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怎样避免一阵风?

2017年07月13日 10:43 | 作者:丁雅诵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西部计划”的一句口号,让广东姑娘邵书琴毕业后走进新疆,成为一名志愿者。如今,服务期满之后,邵书琴毅然决定继续留在这里,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三师托云牧场上。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连续14年坚持“研究生支教”项目,源源不断向西部贫困地区派送优秀学生。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坚守,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我们的形象,就是中国青年的形象。”前不久,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的100名志愿者,承担起筹备、联络、礼宾、后勤等多项工作,累计上岗664人次,服务时长达6484小时,得到组委会和中外来宾的一致好评。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如今,志愿服务正在大学生群体中蔚然成风。然而,“风靡”之余,学生志愿服务应该怎样发展?有什么新趋势?如何形成制度化、常态化机制?怎样让志愿服务精神真正深入人心?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究。

志愿服务≠“简单帮忙”

日前,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举行,63支实践团队、600余名志愿者即将参与到“歆语工程”、多语言服务中心等志愿服务活动之中。

“歆语工程”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之一。10年来,学校共组织了3000余名师生,赴西部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以语言服务、教师培训为主的扶贫支教活动,直接受益人群达7万多人。

依托自身优质的外语教学科研力量,用专业所长从事志愿服务,这是“歆语工程”成功的秘诀。有高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当下,学生志愿服务虽然看上去“如火如荼”,但也常常陷入一种“简单帮忙”的困境。不少志愿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与社会需求不吻合,与专业学习的关联性也很低。

事实上,志愿服务针对特殊人群,更需要专业化的团队和解决方案。而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志愿项目,也更容易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可喜的是,像北外“歆语工程”这样专业化的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如今越来越多:

北京林业大学的杨柳树雌株调查志愿服务团队,连续22天对五环范围内杨树、柳树展开网格式全覆盖调查,并对重点示范区树木进行二维码信息采集,建立雌株数据库,为北京飞絮治理奠定了基础;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院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接待来访、回复信件、为当事人出具法律意见书、代写法律文书等形式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明镜天空;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组建起中国问题回答小组,在外国主流交流网站上解答有关中国方方面面的问题,承担起青年外宣志愿者的任务,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让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真正发挥所学,而且对专业所学有所提升、有所思考,这样的志愿服务才能让学生感到更有收获,也才能在运行过程中更为持久。”许多高校负责人表示。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 实践 志愿 服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