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以理性的批评推动积极的股市改革

2017年07月14日 10:15 | 作者:董少鹏 | 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到: 

经过26年多的不断努力,我国股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积极的进展,但同时,受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股市自身“课时”积累等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需要长期消化解决的问题。无论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还是专业服务机构的工作质量,无论投资者结构和素质还是监管机构的综合绩效,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存在不小差距,实现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仍存在一些挑战。各方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和批评,是正常的。

u=727725317,2884219331&fm=26&gp=0

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中国股市存在这些问题或差距,是符合一般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我国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任何一个市场的发展,都是需要“课时”积累的,都是需要摸爬滚打的,不存在那种直线上升、一帆风顺、不经颠簸的发展模式。26年多来,我国资本市场是在各个市场主体的冲撞和磨合中,在社会各层面不断博弈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市场之所以不断发展,超越了“大胆闯大胆试”的阶段,进入规范化、市场化、法治化发展的新时期,正是所有市场参与者不断努力奋斗的成果。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股市进入全流通发展的新阶段。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从2010年起,我国经济开始进入“三期叠加”(即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相互叠加)时期。股市治理和发展的局面更加复杂。

就股市改革而言,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结构性调整,就是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增强长线资金供给机制、完善二级市场交易制度、加强行政监管和自律监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各市场主体的规范化运作水平。2010年起至今,监管层在这些方面不断推出改革措施,特别强调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用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改革发展来夯实市场基础、增强市场信心、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效率。

从我国股市发展的历史来看,纷纷扰扰的问题不断得到解决,正是在各种批评和讨论中找到方法和方案的。股票发行从最初的审批制到今天的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核准制,跨越两年时间完成的股权分置改革,创业板、新三板及地方股权交易中心所构成的主板市场以外的多层次市场,中国证金公司诞生并在特定条件下被赋予稳定市场职能,国际板先高调举起后被搁置,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以务实的设计模式顺利登上历史舞台,等等。很多关系市场长远发展的大事,都是在吸收各方意见基础上,不断打磨方案,稳妥推进,才得以最终办成的。一些事情搁置了或者放弃了,也是充分听取各种意见后作出的决策。注册制、熔断机制等问题也是如此。

经历了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的洗礼,从上到下各方面普遍认识到,要搞好中国股市,必须要明确并强化各市场参与者的主体责任,强化依法办事、依法监督、依法维权的机制。从监管层到上市公司,再到其他各个主体,都需要并且应当欢迎批评意见。但需要明确指出,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对于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当然要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款进行查处。对有争议的问题,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该补足的制度短板,就要及时补上。对于需要提高水平、提高能力的市场主体,也要有容忍度,在坚持依法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允许它们不断提高水平和能力。

我们主张理性批评,聚焦解决问题,反对“朝天开枪”,反对缺乏具体依据的指责,反对把个案问题夸大为全局性问题。我们主张厚植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利益基础,合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反对借市场建设的不足和正常竞争下的利益差异制造仇恨。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股市基础制度体系已相对完善,涉及市场主体纠纷处置的举报制度、投诉制度、调解制度、诉讼制度等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市场主体遇到侵权,都有相应的解决渠道。任何主体自我维权和行使监督权力,都要遵循法治原则,任何人都不享有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通过互联网媒体发表批评和分析意见,同样要遵循这样的规则。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的指示精神,我们要在市场功能完善、市场主体建设、市场机制深化上进一步下苦功夫,处理好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不断改善和提升市场生态水平。中央强调,要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也必须坚持这个原则,要保持战略定力,从容不迫。既看到问题和困难,也要看到经过努力之后取得的成果。处理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主干,着力解决具有牵引性、示范性的问题,坚定不移地把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市场 股市 改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