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内蒙古政协:建立呼伦湖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2017年07月17日 08:15 | 作者:李海鑫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内蒙古政协:建立呼伦湖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人民政协报通讯员 李海鑫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天然林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津京冀风沙源治理二期等国家重点工程强力推进,正舒展出一幅生态建设的绚丽画卷。但不可否认的是,自治区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进入“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7月2日至7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董恒宇带领部分自治区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邀请自治区水利厅、林业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就呼伦湖流域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情况开展民主监督性视察。

u=3182513672,2140844500&fm=26&gp=0

呼伦湖被誉为“内蒙古草原之肾”,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荒漠化及维系周边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但自2002年以来,受持续干旱等因素影响,呼伦湖水位下降、湿地萎缩,生态环境面临危机。

据悉,从2016至2017年,自治区投资20亿元启动实施呼伦湖综合治理工程,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治理保护呼伦湖,当前水位、水域面积已稳定维持在合理区间。视察团对各级各部门在呼伦湖保护和治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成效给予肯定。

呼伦贝尔市副市长李阔向视察团提出了治理工作中面临的困惑,“根据相关监测结果,呼伦湖水质长期保持劣V类多因自然原因所致,包含了气候、底泥、周边草原生态环境、入湖水质等因素,虽通过大力施治,水质得到改善,但短期内恐难达到IV类水的治理目标。”自治区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局局长董建林建议尊重和顺应自然水体进化规律,建立更加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杨泽余委员认为,牧业生产、牧民生活的面源污染还是存在的,保护区要对呼伦湖水质整体把脉,全方位研究生态链条,对流域上游和沿途存在的风险精准评估,从而科学指导呼伦湖保护治理工作。

“要善于借助专家智库力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立长效机制,为综合治理保驾护航。”董恒宇的建议与呼伦贝尔市正在推进的工作不谋而合,副市长李阔对此回应道,“下一步将加强与中科院等单位的战略合作,对呼伦湖周边生态环境变化规律以及项目实施成效进行长期监测与研究。”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宛如一道绿色屏障矗立在祖国北疆,伴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深入实施,昔日的“林老大”正走在“林进民退”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视察团先后深入阿尔山、额尔古纳、根河市,一路穿越茫茫林海,茁壮生长的中幼林不断映入眼帘。贺俊委员建议“确保林业安全为第一要务,要将传统管理与科技创新相融合,探索利用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做好森林防火监测工作。”曹兴委员也道出担心,部分林区管护站基层设施陈旧,道路以简易土路和自然路为主,林区管护条件不能适应日渐增大的管护任务。

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如何发展林下经济、妥善安置富余职工。董恒宇建议,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借鉴与创新、现实和长远、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的关系,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下大力气将景观资源和文化资源融合配置,发掘林区原生态经济中的绿色价值,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让林区百姓真正富起来。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呼伦湖 综合治理 建立 保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