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现场头条书画现场头条

“丑书”之界定

2017年07月17日 14:45 | 作者:刘宗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近些年来,对“丑书”的声讨集中在公元2000年前后。当时,“中青展”(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以倡导中青年的锐意创新为追求,试图与“全国展”拉开距离,出现了“混合体”式的流行风气。与对经典帖学主流书风的追寻相较(“新帖学”),人们对丑拙的流行风气的不满情绪愈加强烈。书法报刊不断出现对当时“丑书”的反思。有文章写道:“近年来,书法“以丑为美”几乎成为一种时尚,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倘若稍加留神,便可以发现一些面目雷同、奇丑无比的书法作品充斥各种报刊、展览之中,令人莫名其妙。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一味地求生、求拙、尚奇、尚怪。有的假装童稚,有的故作老态。还有的干脆把汉字的点画结构作为机器的零件拆卸后重新组装,使之长画短写,短画加长,夸张变形,难以辨识。所谓的书法造型美、章法美、意境美,统统不复存在。给观众的则是满纸病态,突出了一个‘丑’字。”【惠立群《略谈书法“以丑为美”》,《书法导报》2001年2月21日,第1版。】

李白《送储邕之武昌》 135cm×66cm 刘宗超 书

当时反对“丑书”最有影响力的言论,出自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刘炳森。他在答记者问时说:“大好形势下问题不是没有。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还相当严重。”“有的年轻人根本不好好学习基本功,不好好学习我们中华书法的正统书风,胡涂乱抹,根本不像个样子,而大展却给这样的作品发了奖。”【刘炳森《书法的“主旋律”——答记者问》,《书法》2001年第4期第一版。】

这些对“丑书”创作现象的批评和反对,加快了书风向帖学经典转变的速度。在2002年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评选后的答记者问上,评委会主任刘炳森说出了这一变化:“过去历次大展都产生过导向作用。但我觉得过去有些展览的导向导出了问题,比如导向‘制作’,导向‘歪七扭八’,导向‘丑’,大大削减了书法内在的本质意义和文化品格。这次初评时,仍然有一批上面说到的这类作品,我感到很伤心。不过经过第一轮初评后,特别是复评后,忽然感觉到安静了许多,那些伸胳膊蹬腿,乌烟瘴气的东西一下子没有了。一种祥和、文雅的气氛扑面而来。我们不是一直认为‘中和’之美是书法的高境界吗?这种气氛就应该是中和之美的显现,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特征。”【《评委会主任刘炳森答记者问》,《书法导报》2002年5月29日,第1版。】

2002年以来,随着书法的纵深发展,回归传统的程度不断深化,书法界对“经典”和“大家”的呼声渐高。回归帖学经典,取法“二王”书风成为主流取向,展厅书法发展出现了深入书法传统、重温书法经典的新气象。而近年来的“丑书”现象,创作的队伍仍是来自于前些年的“流行书风”和“艺术书法”阵营,从观念上、规模上、强度上并未超过以前。一些“江湖杂耍”,在国内外招摇过市,或“书中有画”,或“打把式卖艺”,粗俗不堪,浅陋怪异,实非本文所讨论的“丑书”。

简言之,本文所讨论的“丑书”,或与“美”的形式、理念相悖,属于真正的“丑”;或不乏创变的探索,丑拙中见追求,“丑”中见“美”,成为美学意义上的“丑”。美学意义上的“丑”并非真正的丑陋,而是通过“丑”的外在形式———不和谐、冲突、夸张、怪诞,表达了感情之“真”或道德之“善”,才使“丑书”成为艺术创作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类似于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的“丑”。丑虽居生、旦、净、末之后,但由于他们在外表丑陋的表象下,或机智幽默,或冷讽热嘲,或突破,或反抗,符合事物之“真”或道德之“善”,才在表演中见功力、见人物、见本真,赢得了“无丑不成戏”的美誉。“丑书”,或否定,或反叛,或夸张,或怪诞,好坏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如果离开“真”和“善”,便成了真正的丑陋!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丑书”之界定 “丑书”的界定 “丑书”界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