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共进 共融 共建——民族团结看祁连

2017年07月17日 15:21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八宝河奔流不息,牛心山雪积终年。在绵绵的祁连山草原腹地,有一片生活着藏、回、汉、蒙古、撒拉等16个民族的热土。这里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融,各民族在此世代相融、繁衍生息,构筑起了和谐共处、包容开放的精神家园。

依托全民荟萃的人文优势,地处青海省东北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近年来不断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2016年1月,祁连县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成为青海省首批获得这一称号的县。

“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为地区长治久安奠定经济基础”

盛夏时节,走进祁连县央隆乡托勒村村民苏延梅家中,院子里的芫荽梅一丛丛开得正好。下午的阳光透过窗子洒落在屋内,屋子里窗明几净,36岁的苏延梅刚参加完乡上举办的草原文化旅游暨民俗风情展示会回来,忙不迭地端茶倒水迎接客人来访。

苏延梅边忙活边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郝利宏2015年开了这个名叫“格桑花”的牧家乐,当时两人手里的钱不够,靠着政府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补助6.5万元和自己自筹的2万元盖起了这三间房子。

“2015年7月我们的牧家乐开张了,头一年县旅游局还补助了2万块钱作为启动资金。大概算了一下,我这个牧家乐一年能挣3、4万块钱吧。”苏延梅笑着说。

像苏延梅一家这样,依靠政府的扶持逐步走上富裕道路的群众,在祁连县不在少数。经过多年发展,祁连县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村里电不通,路不通,河上没有桥,手机没信号……这几年发展得快,村里有了长16米、宽4米的桥,我们出门办事儿方便了;20户牧民群众家通了电,240户牧民全部发放了太阳能设备,解决了照明问题。”祁连县野牛沟乡大浪村二社村民明毛才旦说。

祁连县发改局局长葛文军介绍,2015年至今,祁连县已投资4.09亿元,落实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2项,重点实施了祁连县峨堡镇集中供热工程、祁连县城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实施了以节能减排、流域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建设项目,使全县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有助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关系的和谐,这也为地区的长治久安从经济上奠定了基础”,祁连县委书记韩向晖说。

祁连县县长龙永胜介绍,近年来,基于祁连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祁连打破以往“工业富县”的作法,依托旅游资源禀赋的优势和生态地位的特殊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目前全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生态观光旅游业已成为支撑产业,群众的小康指数持续提高,民生保障迈上了新台阶。

“各民族各有各干的活,实现经济融合发展让社会更好”

6月16日,地处祁连县八宝镇的拱北湾清真寺迎来了大寺峻工的日子。中午12点左右,陆陆续续有信教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准备在新建好的清真寺里做礼拜。47岁的开学阿訇杨学林换好礼拜服,一边和回族群众打着招呼,一边走向礼拜堂。

拱北湾清真寺是祁连县第二大清真寺,也是县内伊斯兰教“老派”的中心寺院,每天前来做礼拜的除当地群众外,还有城中区的个体户以及过往县城的来客。

这几年,伴随着农民工进城和教育布局的调整,拱北湾清真寺原有的经堂已不能满足信教群众的需要,平时在这里做礼拜的有近百人,“主麻日”“斋月”等时段来这里做礼拜的人更多。

“我们全县有16个民族,加上流动人口的话,就有34个民族。外来的群众赶上斋月,没有礼拜场所,拱北湾清真寺接受他们来做礼拜。”杨学林说。

长期以来,拱北湾清真寺坚持不搞派别、不分内外、团结开寺的原则,为来自天南地北的每个礼拜者提供便利和服务,确保了近8个教派的穆斯林群众在同一寺院和谐祈祷。

今年70岁的汉族老人高尚志居住在八宝镇东村,这个有着480余户村民的村庄只有不到30户汉族群众。自小在这里成长的高尚志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的情景:“那时候清真寺就在学校的隔壁,一到主麻日,我们一群小孩子就能吃到寺院的油香,大家很开心。从我记事起,回、汉就没分过,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大家都会互相走动、帮忙。”

在他的记忆里,居住在这里的回汉群众长期以来亲如一家,“我是汉族,一直在这里生活,我对回族的所有习俗都明白,村子里和我一样的汉族群众也尊重回族的传统,我们都不养猪,平时宰牛、羊、鸡时也会请回族群众来宰。”

记者在祁连县采访时,正值一年中挖虫草的季节。扎麻什乡郭米村19岁的藏族女孩达热措和母亲罗沙什姐挖了一个月的虫草,一日前刚返回村里。“虫草还有点儿湿,要再晾一晾才能往外卖”,达热措说,“到时候就会有回族群众来我们这里收,不用担心销售渠道。”

“挖虫草是在藏族群众的牧场上,可是收购、贩卖大部分是回族群众在干;牛羊放牧也是藏族群众在搞,但屠宰、贩卖还是由回族群众在搞”,杨学林说,“各民族各有各干的活哩,但是在经济发展中就会融合在一起、掺杂在一起,也只有这样,经济才能发展好,社会也才会更好。”

“掌握基层动态,才能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

距离县城208公里的央隆乡是祁连最为偏远的一个乡镇,结合撤场建乡的实际情况,央隆乡近几年探索创建乡村服务社区化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央隆乡党委副书记陈晓明介绍,央隆乡的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海北藏族自治州托勒牧场,2002年整体移交给祁连县撤场建乡,设立央隆乡。随着撤场建乡,原有的企业管理模式被打破,现有的工作方法无法满足服务群众需要。

“2015年7月,我们按照‘地域相近、地缘相连、资源相通、规模适度’和‘便于服务、便于管理、便于自治’的原则,将全乡4个行政村920户2732人划分为5个片区16个网格26条沟壑,按‘片区—网格—沟壑—牧民’的四级网络组织体系进行服务和管理,并实行驻村领导包联制度,配合各片区开展工作”,央隆乡央隆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桑给东智说。

记者在社区看到了厚厚的几大本《央隆乡“乡村服务社区化”模式综合调查表》,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每一户牧民的人口信息、草场面积、草场租赁情况、三通情况、贫困状况、申报项目意向、矛盾纠纷情况等多项内容。

在央隆乡第三网格曲库村村民马生福的调查表上,记者在“矛盾纠纷”一栏中看到工作人员标注的“草场纠纷”。仔细一了解,才知道马生福与妻子马生英离婚后,一方因为承担了对方的网围栏成本而多占了另一方的草场,因此产生了草场纠纷。

“两家的矛盾纠纷持续了近8年没有解决,马生英因此多次到县有关部门上访,我们在网格化管理的前期大走访中发现了这个问题,感觉这是个大问题,就和网格负责人、网格管理员一起对这起纠纷进行了调解”,桑给东智说,一方面给他们讲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请村里有威望的熟人帮忙从中调解,大概花了半年多时间,最后以“马生福归还草场、网围栏费用两家平摊”的方式解决了纠纷。

据了解,“乡村服务社区化”模式实施以来,央隆乡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1起,调处率达100%。陈晓明认为,“乡村服务社区化”模式有效提升了群众诉求信息及时处理能力,助推了全乡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步伐。

网格化管理还为近距离服务群众、帮助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发挥了作用。据了解,央隆乡的每个片区下设治安联防、草原管理、畜疫防治、水土保护等4个服务团队,这4个服务队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除健全牧民信息登记外,还为牧民提供医疗卫生救助、畜牧业技术支持、贫困户帮扶等服务。“我们的服务团队分工不分家,统一行动凝成合力解决问题,谁有困难帮助谁。”桑给东治说

“不是群众找我们,而是我们找群众”

近年来,祁连县的各个社区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群众打通“最后一公里”,架起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祁连县八宝镇城西社区是祁连县城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社区,也是县城人均收入最低的社区。社区1273户居民居住分散,民族构成复杂,下岗职工多,社区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

“过去我们工作很被动,群众有事儿就来找我们”,社区党支部书记左红卫说,为改变这种状况,社区加强党组织建设,采取健全组织网络等一系列措施,现在服务方式发生了转变,“不再是群众找我们,而是我们找群众”。

西城社区主任杨秀东介绍,为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社区着力打造了“7+1”便民服务卡,“7”即红色党员联系卡、橙色慈善爱心卡、黄色便民服务卡、绿色便捷通行卡、粉色卫生保健卡、蓝色法律服务卡、紫色志愿服务卡的7色暖心卡;“1”即一套少数民族关爱卡。居民有需要,只要拨打卡片上的联系电话,就能自主解决一些生活小困难。

记者在社区看到了一张少数民族结对帮扶卡,上面清晰地记录着2017年1月至5月间结对帮扶的情况,1月17日,党员郝玲秀到居民马云飞家里了解生活情况;5月22日,党员李青到居民杨金花家入户送米……通过结对帮扶,社区和群众的心连起来了。

为提高社区党组织的精准服务能力,城西社区还开发了“爱心彩虹桥+手机居务通APP”。记者在这个手机APP上看到,6月19日,一名孕妇在线上求助:“我是一名孕妇,家中只有我和小女儿,我想去做个产检,能不能派辆爱心车给我?谢谢。”社区工作人员张贵蓉告诉记者,见到求助后,社区工作人员迅速联系了爱心车队的司机师傅,帮助这位求助者解决了困难。

据了解,平台设立以来,已累计承接“线上”服务订单40余件,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就业指导、医疗救助等服务30余次100余人,“线下”诉求办结率达到93%。社区党支部书记左红卫说,这个平台的建立,拓宽了收集民意、服务居民的新渠道,形成了“群众在线上动动嘴,社区党员干部线下忙着去跑腿”的干事氛围,也实现了社区服务精准化、全天候。

让民族团结思想根植于孩子身上”

“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

夏日的清晨,祁连县第一小学五年级2班的教室里,一堂别有趣味的民族团结课正在进行。

“我知道,我们的祖国有汉族、藏族、撒拉族、蒙古族、东乡族、裕固族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11岁的蒙古族学生罗桑旦巴说。

五年级二班语文老师袁琳手持《民族团结》校本教材告诉记者,每个班每周都有一节民族团结课,“前些日子回族封斋,班主任就会给孩子们讲:‘白天不要给回族同学喝水、吃东西’……”

建于1949年的祁连县第一小学虽然地处祁连县城中心地带,但学校1440余名学生中,80%来自于基层。校长郑玉雯说:“我们学校是一个多民族的学校,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正视民族问题,尊重民族习惯、习俗,长大以后各民族的孩子才能像亲兄弟一样。”

为此,学样专门组织教师,用了半年多时间,编写出了校本教材《民族团结》。记者看到,课本中不仅有对我国少数民族情况的介绍,还结合祁连县情,设置《家乡民族文化》等篇章,里面详细介绍了祁连县的主要民族、民俗民风和祁连藏族的独特文化。

在位于祁连县城东边的祁连县寄宿制民族小学,每周二下午的大课间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特色课程。

记者来到学校时,正值大课间。学校的操场上,加油声此起彼伏。这边儿,五年级学生的英杰才让和东科华旦正抱在一起比赛摔跤,两人谁也不让谁,久久争执不下;另一边儿,藏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蹬棍”也正在进行中,只见两名学生坐在操场上,四足相抵,两方双手共握一根木棒,满脸憋得通红,正拼尽全力试图将对手拉离地面,伴随着一阵欢呼声,得胜的一方倒在操场上……

校长沙金莲告诉记者,全校273名学生来自全县各乡镇,以藏族学生为主,因此学校开设了民族特色课程,如藏文书法课、民族舞蹈课、民族体育课等。近些年,县上全面落实国家的民族政策,“两免一补”“免费营养餐”等政策都在这里落了地,为了照顾各县来的学生,政府还在学校附近修建了游牧民定居房,以放便牧区来的学生家长就近照顾学生。

祁连县委统战部部长周有全说:“民族团结的根在基层、在乡镇、在社区、在学校,人心合了,才能有好的发展。我们正在打造祁连县青少年民族团结示范基地,让民族团结的思想根植于孩子身上,从孩子身上做起,并带动辐射更多的人。”

祁连县委书记韩向晖说,祁连县今年将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年再提升为主线,努力把创建活动的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

随着民族团结进步基础进一步夯实,兼容并蓄的“文化红利”进一步释放,民族团结之花在祁连山下将越开越盛。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祁连县 群众 社区 民族团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