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吴山明青瓷绘画:流光溢彩与吾道至简

2017年07月17日 16:15 | 作者:蒋 频 | 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 

唐英骑上快马一口气从北京跑到江西景德镇。没有人列队欢迎,那些独具匠心的制陶艺人并不买这位五品钦差的账。唐英后来在《瓷务事宜示谕稿序》中写道:“陶固细事,但为有生所未经见,而物料火候与五行丹贡同其功。兼之摹古酌今,侈弇崇庳之式,茫然不晓。日唯诺于工匠之意者,惴惴焉,惟辱命误公之是惧。”领内务府员外郎衔,驻景德镇御窑厂佐理陶务的唐英凭着他的务实精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食息者三年。他挽起袖口裤腿淘泥、揉泥、拉坯、捧坯、描画纹样……很快由一个外行变成内行。从康熙到乾隆,唐英创制的唐窑在制瓷工艺上已达登峰造极之境,但凡春秋祭祀婚庆宴请,满清大内一度全部使用唐窑出品的精美瓷器。

吴山明 观音瓶(灵隐寺佛教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吴山明 观音瓶(灵隐寺佛教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吴山明 夜雨涨秋池 20×19×19.5cm 2012年

吴山明 夜雨涨秋池 20×19×19.5cm 2012年

景德镇坐落于东经116度,以此为座标,在同一纬度往东挪至118度,即到了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杭州。时光又把计时器从18世纪快进到21世纪初,著名人物画家、中国美术学院博导吴山明教授在杭州西溪的文化创意园区置一工作室,将自己的窑口也命名为延陵山房。山明先生经常执着而又潇洒地在瓷胚上挥洒笔墨,一件件富有“吴家样”特征的瓷画作品从胸臆笔墨间流淌而出。在瓷胎彩上敷釉料,经过1300度之火的十数小时冶炼,一件件晶亮剔透的青瓷承载着现代审美理念的瓷画作品超然出窑。吴山明先生捧起自己的作品审视,很是激动,竟如见到刚诞生的婴孩般的兴奋。

在不同的空间和维度中,唐英和吴山明都取得了各自追求的成功。所不同者在于,唐英在清宫造办处负责纹样设计,在现代当可以评个高级工艺师的职称,他是领命前往景德镇督窑的。而吴山明先生则是科班出身的大画家,他的中国绘画艺术早已被社会公认。他是主动去尝试在青瓷上绘画,其作品是文人画家与工艺师浑然结合的产物。

(一)

经过大半年紧张的筹备,以“水秀山青”为主题词的吴山明青瓷绘画作品展于2016年12月10日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开幕。风和日丽、气温清凉、嘉宾热情,古围墙旁搭起了巨大的展牌,祝贺的花篮一字排开,各级领导、同事、朋友和众多的学生,大家在致辞中向山明先生表达了最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而后,众多来宾随着吴山明走进展馆,欣赏起70多件瓷画精品,领略那静谧中散溢着简约与华丽的美感。大美无言,爱美的心弦被一次次拨动……

万事皆有因缘。吴山明并不是突然爱上瓷画,瞬间成为了青瓷画家,这中间有个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在艺苑耕耘60多年,吴山明先生在水墨人物画领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已然成为新浙派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著名美术史论家薛永年教授认为,吴山明先生开创了不同师辈的当代“吴家样”,贯通了传统和现代,融会了人物与山水,形神并至,笔境兼夺。应该说,这评价对于集享大成的吴山明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古人有“三不朽”之说。史官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此“三立”于现在可以理解为人生的三个最高标准,或者说是成功人生的“三部曲”,即:修养美的品行,建立大的业绩,确立独到的理论体系,即做人、做事、做学问。人生能达到此三种境界之一已属不易,得享大成且达到人生修为高度的吴山明先生在古稀之年爱上瓷画并以饱满的激情创作出一批眩目的作品,其根源在于他所点明的“吾道至简,唯求创新”。

上世纪80年代,景德镇陶瓷界的朋友盛情邀请吴山明夫妇去画瓷,还推举他为轻工部陶瓷研究所工艺大师协会的名誉会长,但因手部摔伤而遗憾未成行。树欲静而风不止,到景德镇画瓷虽未成行,但作瓷画创作的想法却在吴山明心中扎了根。此后他路过陶瓷店时会驻足观看瓷器的纹样,哪家拍卖行拍出了天价瓷器,他即会找来图片研究一番。他欣赏古时唐英督制的瓷器纹样,关注清末民初珠山八友的瓷板画作品。他认为清朝以前固然已有瓷板画作品,但那是陶瓷艺人偶尔为之。只有到了民国初年,那一批富有才华的陶艺家因改朝换代才有了新的创意。穷则思变,以王琦为代表的制陶人将为宫廷服务的瓷画艺术化为平民的艺术,将在器物上画的作品移植到瓷板上,经数番摸索,终于创烧出了雅俗共赏的瓷板画。并让瓷板画登堂入室。吴山明感叹,这些因历史的发展而催生出的时代新样式无疑是人类真正的艺术瑰宝。

景德镇那边虽然有无数成功的案例,有许多好朋友在期待,但吴山明先生却独辟蹊径。杭州与龙泉青瓷已传承了千百年。他决定就地取材,建立窑口,试予青瓷以新的艺术形式美。吴山明认识到,青瓷是以显示天青色瓷釉之单纯美,瓷器造型,烧制火候,釉面晶莹等为主要审美取向。在这单纯之美上辅以刻花或堆塑,或控制火候,使其在成器之际产生冰裂纹之趣,青瓷已独具端庄之美。很少有人去想在这美的器型和美的釉面上再增加点什么。然而,大画家吴山明想到了。在他强大的气场作用下,其妻儿也投入到青瓷绘画创作,还进入了不可一日无此的绘制“魔境”。

凭籍青瓷厚重的历史文化积累,凭着青瓷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2009年,中国青瓷成功申报为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间正是吴山明先生探索在青瓷上绘画的时期。他多次前往龙泉瓷窑作画,反复试验求索。他参考前人留下的零星资料,结合自己在白瓷上绘画的经验,边实践边积累,从大量的失败中收获成功,并逐步探索到了在青瓷上绘画与烧制中的奥妙,并达到了心灵与物我结合的化境。

一次成功意味着无数次失败。无数次的失败才能积累起一批瓷画精品。在欣赏了“水秀山清——吴山明青瓷绘画作品展”后,颇受视觉冲击的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教授评曰:山明先生在青瓷绘画里找到了那种艺术家所追求的“浑然之虚”。青瓷的釉色在烧造的过程中,将他绘画的笔墨和颜色二度融合,产生了一种滋润互补的效果,呈现出一种浑然的华滋。而青瓷釉色之美的虚空与他绘画中人物或花鸟构图之间的虚实相呼应,随之产生一种整体的视觉效果。这种视觉效果达到了山明先生在宣纸上作画时某些不曾有过的期待。用墨用色用水绘画和东方色彩强烈的特征,与中国陶瓷艺术交汇融通,经过高温窑变烧制便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作品除了保持吴氏特征绘画的酣畅舒扬,瓷画更是添加了几分凝炼与瑰丽,青瓷器物逾千年的历史中所不曾有过的神奇效果从此产生。这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也是青瓷装饰艺术创新的一次有意义的实践。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青瓷 山明 吴山 先生 绘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