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动画“中国制造”更需精品意识

2017年07月17日 16:29 | 作者:杜学峰 |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事件】“动画片鄙视链”国产动画片垫底

【观点】缺乏“内在”导致某些国产动画后继乏力

最近,在网上流传了一张“动画片鄙视链”金字塔图,图中显示位于金字塔顶尖位置的是《探险活宝》等英文原版动画片,排在其下一层的则是《托马斯小火车》等欧美日韩引进的动画片,底层的是《喜羊羊》 《熊出没》 《猪猪侠》等国产动画片。这个“鄙视链”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准确与否可能值得商榷,但不失为反思国产动画片的契机。

动画片“鄙视链”看似不可思议,形成和流传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然而其中却反映了现阶段儿童和家长对动画片品质的需求。21世纪以来,优秀的国产动画片似乎越来越少,长期占据荧屏的大多是外国优秀动画片。尽管近年霸屏的国产动画佼佼者《喜羊羊》系列在商业上大放异彩,系列电影的票房超过7亿元,衍生品市场规模超过60亿元。与国外动画片相比, 《喜羊羊》一度是中国动漫产业的长脸之作。但近年, 《喜羊羊》的风光也退居二线,早已被热映的“小黄人”——《神偷奶爸》系列所取代,《神偷奶爸3》上映首周票房破4亿元,突破由《功夫熊猫3》创造的3.39亿元动画片首周票房纪录,而这两部系列动画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国产动画为何如此?笔者以为,由于现今电子产品普及度越来越高,想要把孩子从电子产品里“隔离”出来难度很大,许多家长便寄希望于动画片更多地承载除了娱乐之外的教育功能,而如今众多家长都属“80后”及“85后”群体,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因此对动画的品质提出的要求就相应提高了,而接触渠道的丰富又为孩子们的审美提高增分加码,因此孩子们的品位也就愈发“刁钻” 。

笔者对“鄙视链”底端的国产动画进行了一番梳理,发现这类动画片大多缺乏知识上以及思想上的教育深度,其成功模式不外乎滑稽的剧情加上滑稽的台词来博得孩子们一时的观片愉悦,再利用“脑白金”广告一般的重复播放模式,让你不得不接受。不可否认, 《喜羊羊》式动画真的很火,商业上也很成功,但缺乏“内在”导致它们后继乏力。

笔者以为,中国观众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因为“崇洋媚外”而挑国产动画片的毛病,对于优秀的国产动画片,家长和孩子都很买账,比如上世纪的《哪吒闹海》 《小蝌蚪找妈妈》 《葫芦兄弟》等,再比如近期上映的《大圣归来》 《大鱼海棠》 ,票房以及好口碑就是它们品质的最好证明。

动画片是儿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和儿童呼唤的是内核优秀的动画片而不仅仅是在商业上成功的动画片。中国动画片市场不缺观众土壤,中华文明也不缺少文化创作土壤。优秀的国产动画片有助于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在笔者看来,动画片“鄙视链”在一定程度上给国产动画敲响了警钟,告诉了动画从业者们,动画制作不可“粗制滥造” ,更需要精品意识;动画传播不可“狂轰滥炸” ,需要精准投放。


编辑:杨岚

关键词:动画片 动画 国产 动画“中国制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