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为了残障人士方便出行

台盟中央调研:破除“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障碍

跨过一级台阶,穿过一条马路,对有些人来说,就像翻过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趟过一条难以站稳的河流

2017年07月18日 09:34 | 作者:黄昌盛 |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分享到: 

破除“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障碍——台盟中央调研建言无障碍环境建设纪实




很难想象,跨过一级台阶,穿过一条马路,对有些人来说,就像翻过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趟过一条难以站稳的河流。然而,这种艰难,这种考验却真实存在。对中国8500多万残疾人、2亿多老年人和大量伤病人员、部分孕产妇等有特殊需要的人来说,出门也许就是大考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可能是个奢望。

原因何在?坐轮椅的人没有无障碍通道,就没法走上台阶之上的地方;盲人有时需盲道辩位,却因道路被占而无所适从;很多农村残障人士甚至基本没见过无障碍设施……这是台盟中央在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如何破除这些无障碍环境所面临的障碍,本期“调研在线”栏目为您呈现台盟中央的调研,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用一盘棋思维做好规划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残疾人口有6225万人,占残疾人口总数的75.04%,但目前农村无障碍设施建设基本是空白,家庭无障碍改造也刚刚起步。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地方财力不足、多数地方对无障碍设施建设还存在认知盲区。

这是台盟吉林省委会原主委王天戈在去年参加全国政协相关视察团时所了解的情况。王天戈认为,无障碍环境建设在国内发展并不平衡:一线城市建设得要比二、三线城市好;主要街路、重点设施建设得相对较好;新设施要比老设施好等。而在人口分布点多面广的农村,这项工作才刚刚启动,多数地方还是空白。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国家发展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做好这项工作要全社会携手同下一盘棋、城乡联动统筹唱好一个调。”王天戈强调,全社会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改变无障碍设施只是为残障人士服务的陈旧观念,残、老、弱、病、孕、幼等有需要群体,都能借此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出行障碍。

台盟浙江省委会主委张泽熙同样认为,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上存在不系统、不规范、不实用的地方,给残疾人出行、参与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他建议,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残疾人、老年人无障碍建设内容,重视统一规划。

今年3月至5月,台盟湖北省委会组成课题组,以台盟中央确定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为课题,先后4次前往武汉、宜昌、南宁等地调研辅具产业发展。台盟湖北省委会主委江利平在调研后感叹,我国辅助器具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投资创办辅具企业,搭建辅助产业促进平台。”江利平建议,创新制度设计,强化政府政策引导,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推动建立国家层面分级分类辅助器具补贴政策。

以需求为指导做好配套

“盲道,让人更忙更盲。”这句对我国许多城市盲道调侃的暴露出许多无奈:城市盲道被随意乱占、盲道出现“断头”情况、坏损盲道缺乏修整……小小的盲道,诉说着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艰巨复杂。

事实上,台盟中央在调研中,对盲道这一最显眼的无障碍设施着墨不少。张泽熙就对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的具体建设非常关注。他认为,新建设施必须要强制纳入无障碍设计标准,严把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关,对不按规定建设无障碍设施的,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要加强对建设单位执行有关标准规范进行严格监督审查,对于不按规定建设无障碍设施或不按设计规范建设的,不予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对于城市道路,不予办理工程移交管理手续。

在日常生活中的无障碍设施配套上,张泽熙建议,党政机关和影剧院、图书馆、体育馆、银行、超市等与残疾人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场所要实现无障碍区域性贯通;要增加大中型城市无障碍公共汽车的投放量,增配满足残疾人需求的无障碍出租车;要推进无障碍卫生间建设,满足特殊人士的特殊需求。

基础建设是无障碍环境的重要方面,辅助器具则是这些需求人士正常活动的另一重要支撑。江利平建议,加强辅助器具市场监管,规范现有产业秩序,大力扶持高端产品研发、推广、提升,完善产业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突破核心技术,促进知名自主优势品牌发展。同时,推动人才培养,加强辅具行业管理行业标准化建设。

针对我国1700万盲人仅享有数百导盲犬的现状,江利平提出,应加大对导盲犬培训机构的扶持力度,增加投入,加快制定相关的标准,为使用者提供补贴,推动导盲犬业快速蓬勃发展,最终满足视力残疾人的现实需求。

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王天戈则表示,应从完善、落实农村无障碍设施建设政策入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厕等工作,确定重点人群和重点项目。重点人群以重度残疾户为主;重点项目以厨房、厕所、居家门前坡道、庭院改造等为主,提升改造内容和水平。

用互联网技术完善细节

盲人上网,在国外早已不是件新鲜事儿,通过读屏软件实现声控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然而,在中国,盲人能够上网的屈指可数。实际上,不只是盲人,残障人士在新技术这一方面往往属于被遗忘的群体。如何改善信息无障碍服务环境,如何让特殊人士享有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这也是台盟中央关注的内容。

台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郑广台认为,我国信息无障碍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在于,法律法规立法的内容较宏观,适用性与实操性不足;信息无障碍建设标准尚待完善;社会认知有待提高,参与支持度不够。

广东作为信息发展的前沿地,然而郑广台在广东开展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调研显示,对信息无障碍建设现状确实不容乐观。为此,他建议通过制定专门性的政策法规,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与信息无障碍有关的规定进行细化与补充,从而增强各政策法规之间的衔接;制定鼓励和引导信息无障碍优化的政策,可通过第三方对互联网产品授予无障碍认证,形成示范效应。

王天戈建议,加大人工智能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通过改善需要人群由于听觉、视觉、触觉或运动功能的缺失而带来的不便,使他们享有或接近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江利平建议,鼓励和扶持辅具企业融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张泽熙也建议,注重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北斗定位、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手段丰富无障碍服务内容,提升残疾人的生活品质。

在信息惠利需求人群方面,郑广台希望从三个方面来完善。一是完善公共交通导盲系统建设,将公交导盲系统纳入城市智能公交系统;二是开发无障碍电子地图,为残障人士和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便利;三是推广信息交流无障碍产品应用,为特殊人群配备必要的通信设备和设施。记者 黄昌盛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无障碍 设施 台盟 调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