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细说那些名画修复背后的故事

2017年07月18日 17:28 | 来源:艺术市场通讯
分享到: 

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走红,隐藏在幕后的“修复师”这个职业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很多人对“修复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世界各地的艺术名作修复背后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作于1494—1498年,高4.6米,宽8.8米,绘于圣玛丽亚寺院食堂一面墙上。这幅壁画在修复中遇到的问题颇多,首先因为时间久远有很多的灰尘,其次壁画画在食堂的墙壁上食堂的潮气、煤烟等废气不断侵蚀此画,导致霉菌蔓生,画面变色脱落;而寺院供暖设备时开时停,温度的变化也造成壁画损害。一代代的修复专家们为抢救此画绞尽脑汁,采取了种种措施,但收效甚微,甚至弄巧成拙:以熨烫法抗脱落,曾造成画面局部下滑、变形;而经不断修复,一门徒的手变成了“面包”,一门徒的胡子越“长”越长。

最后是由罗马文物修复保护中心负责人巴赛利教授和他的团队修复完成,巴赛利说,当年制作壁画通常采用“湿壁”法,要求制作者在灰浆未干之前完成绘画,而达芬奇却采用了“干壁”法。但几年后,就发现色彩粘着不牢,画面出现斑痕并开始龟裂。

巴赛利教授在讲他们是如何修复的

他介绍,当时项目组里集合了顶尖的文物修复保护专家,专门制定了修复计划,而计划的特点是“消极修复”。巴赛利说:“当时有人提议把壁画截取下来,在博物馆里保护,但这样对壁画的破坏显然更大。”最后项目组决定在原址进行修复保护。修复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前后进行了20年,花费了700万马克。壁画的修复首先要去除的是5个世纪的污垢、历代修复者涂盖的色彩和使用的其他材料。在18世纪的一次修复中曾使用了石灰,去掉这层渗透于整个画面的石灰质比什么都难,所以修复进度很慢,有时每天仅以毫米计。

巴赛利展示了《最后的晚餐》修复后的那面墙壁的照片,在墙壁的后面分布着几十个感应器,“有的是感知墙体变化的,有的是感知温度、湿度的,根据这些数据,及时采取措施对壁画加以保护。”他介绍,为了减少人的气味和灰尘对壁画的毁坏,现在采取了控制游客数量的方式,每次限25人进入。

梵高《云空下的小麦堆》

据外媒报道,荷兰后印象派大师梵高不少画作中的红色颜料逐渐褪色变白。科学家表示,这一现象可能是梵高所使用的颜料有杂质造成的。

比利时研究人员指出,梵高所用的深红色颜料内含有一种罕见的矿物水白铅矿(plumbonacrite),与空气接触后会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作用,之后分解成白色晶体。

研究员利用显微镜分析了梵高1889年创作的作品《云空下的干草垛》(Wheat Stack Under a Cloudy Sky)的颜料样本,发现画中池塘上一块红叶表面已分解成灰色和白色,但表面之下的颜料仍是鲜红色。

研究人员表示,这解释了为何梵高的名作《向日葵》(Sunflowers)、《卧室》(The Bedroom)等作品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褪色。研究人员称,这项发现有助于修复梵高画作的颜色,同时博物馆也会调整展览场地的环境及光线,以便更好的保存画作。

《向日葵》

《卧室》

编辑:杨岚

1 2 3 4

关键词:修复 作品 画作 夜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