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古今同辉的运河城市——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文化金名片

2017年07月19日 17:48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题:古今同辉的运河城市——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文化金名片

新华社记者张漫子、关桂峰

京杭大运河滔滔奔涌数千公里,其北起点就在北京市通州区。可以说,通州依运河而生。

盛夏时节,到大运河畔走一走,目光所及,湖面如镜,岸绿花红,水草茂盛。傍晚,大运河森林公园的人们,漫步在运河边,轻风拂面。

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的大运河通州段全长42公里,占北京段运河总长度的60%以上,在历史各朝代占据着重要位置,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运河文化及历史遗存,为推动北京及北方许多地区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6年2月至9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潞城镇,2000余名考古工作人员在这里进行了一场被称作北京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让1092座古墓和一座汉代古城遗址呈现于世。

考古人员还在遗址周边发现了大量战国至汉代的遗迹,包括北京地区很罕见的翁棺葬,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大量考古资料表明,副中心所在区域至少自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特别是东汉时期,这里社会繁荣、人口众多,是宜人宜居之地。可以说这里就是通州文化的起源。”通州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安晓宇说。

通州的魅力拜运河所赐。在大运河流波荡漾之中,通州也积淀了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一曲曲传扬至今的豪迈的运河号子不禁让人看到连接古今的运河古道上,运河文脉曾经的繁荣盛景。

的确,《天府广记》中记载:“通州在州府东四十五里,秦属渔阳郡,汉谓潞县,后数置潞县,隋废入涿州,唐置玄州,宋复为潞县,五代及辽皆因之。金升为通州,元仍旧,明代以是省入。”不仅通州之名来自运河,而且通州城之建设同样来自于漕河航运。

据悉,元代之前,通州只有建制而无城市。通州城的真正历史开始于元代的“偏篱为城”。元世祖任用郭守敬凿通大都至通州的通惠河之后,通州始成为南方漕粮来京的咽喉通道,这一举足轻重的地位使通州逐渐成长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城市。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曾赋诗曰:“文皇建都,治必南饷。州名曰通,作我东障。高城巍峨,有兵有民。漕河北来,饷粟云屯。储盈庚增,新城是筑。”所以,通州是典型的因河而生、因河而兴的“运河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古往今来,运河文化是通州主要的文化基因。根据记载,“古塔凌云、长桥映月、二水汇流、波分风沼、万州骈集、柳荫龙舟、平野古风、高台丛树”这通州八景里,每一处胜景都有运河的影子。中仓、西仓、江米房、斗子营、北果子市等鲜活形象的域名见证了老运河漕运的兴盛与辉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三教庙”、大光楼、京东第一驿、八里桥等则伴随着源远流长的大运河成为通州城的文化符号。

今天,大运河文化带被列入北京三大文化带之一。通州文庙、通州清真寺、紫清宫、燃灯塔、静安寺、宝通银号、漷县东门桥、张家湾城墙、三义庙、潞河中学教学楼、富育女校等20余处与大运河相关的文物得到了有效修缮与抢险加固。通州区也将重点打造东部运河文化带,串起通州、张家湾、漷县三座古城,建成运河历史文化展览馆、瓮城博物馆等一批历史文化展览场所,建设延芳淀湿地公园等自然生态景观。

“在城市建设中,完整地保护一座古城并建设遗址公园,在全国尚属首例。潞县故城遗址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同步进行,交相辉映,将成为古今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例证。”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说。

“运河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具有特殊的含义。”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查显友说,曾经通州人靠运河吃运河,是大运河养育了通州人民。而今,我们对这座运河城市要热爱,更要守护。(完)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运河城市 通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