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全国劳动模范”高凤林:火箭“心脏”的焊接人

2017年07月31日 11:55 |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每每有新型火箭型号诞生,对于高凤林来说,就是一次技术挑战——因为,他是我国最棒的火箭“心脏”焊接人!我国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第一颗“心脏”——氢氧发动机喷管,都是在这位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手中诞生。

1970年,年仅8岁的高凤林疑惑:卫星是怎么飞到天上去的?当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时,他选择报考七机部技校,以解开小时候的疑问。

上世纪90年代,为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其大喷管的焊接一度成为研制瓶颈。大喷管的形状有点儿像牵牛花的喇叭口,延伸段由248根壁厚只有0.33毫米的细方管组成,仅一根管子的价值在当年就相当于一台彩电,这些全部要通过工人手工焊接而成。全部焊缝长达近900米,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多停留0.1秒就可能把管子烧穿或者焊漏。

在首台大喷管的焊接中,高凤林连续奋战一个多月,腰和手臂麻木了,就回家用毛巾热敷一下。第二天,他又干劲十足地出现在工作现场。凭借着高超的技艺,高凤林攻克了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

然而,在为长三甲系列火箭焊接第二台氢氧发动机的关键时刻,公司唯一一台真空退火炉发生炉丝熔断,研制工作一时陷入停滞,大家都急得团团转。要想恢复设备运转,必须将炉丝重新焊接在一起。

那时正值盛夏,炉内氧气本就稀薄,焊接时还要输送氩气进行焊接保护,缺氧成为致命杀手。在这危急时刻,高凤林主动要求钻炉抢险。同事在他脚上绑上绳子,再三叮嘱:“如果感到呼吸困难,就马上扯绳子,千万别逞强。”在漆黑一片的炉腔里,高凤林打着手电筒,忍着闷热和缺氧的窒息感,一点一点焊着……就这样,他三进三出,终于成功焊好了炉丝,真空炉又恢复了运转。

高凤林成了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都邀请他帮忙。2006年,由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AMS-02暗物质与反物质探测器项目,探测器用的流氦低温超导电磁装置,在制造中遇到了难题。在高凤林以前,已经来了国内外两拨“顶尖高手”,但因为工程难度巨大,项目实施方案一直没能得到国际联盟总部的认可。丁肇中请来高凤林。

由于液流氦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只能使用焊接的方式。高凤林拟定了一个创新设计方案,通过了国际联盟总部的评审,他本人也被委任以美国宇航局特派专家的身份,督导项目实施。

而对于高凤林来说,最大的挑战是2010年的长征五号火箭。当时已经进入研制的新阶段。长征五号发动机的推力室需要加装稳定装置,但是,采用焊接的方法,焊接部位位于头部喷出火焰的地方,接头根本经受不住火焰的冲刷。面对这一难题,国外普遍采用的是粘接技术,但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

高凤林大胆地提出了采用低熔点氩弧钎焊的方法进行连接。经过与设计人员讨论,高凤林计算出了冲刷的温度区间,确定施焊的位置,最终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

斩获国际金奖,收获同行赞赏,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被评为“北京榜样”,高凤林从一名普通工人,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高凤林班组组长,他几十年如一日,为我国90多发火箭成功焊接“心脏”,占到我国火箭发射总数的近四成,成就了一名蓝领工人的“大国工匠”传奇,助推了我国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全国 劳动 模范 高凤林 火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