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建言“人工智能”发展

2017年08月01日 10:57 | 作者:袁 沅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当你遇上AI时 

——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建言“人工智能”发展


7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按照规划,“人工智能”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到2030年中国要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从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到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带火的“热词”,再到如今有了国家规划,“人工智能”从一个技术热点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在这个过程中,民主党派围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的“人工智能”概念,持续建言献策,为我国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人工智能的“春天”来了

从人脸识别的普及到自动驾驶的研发,从“深蓝”的问世到“AlphaGo”的惊艳……现实中,人工智能浪潮风起云涌,它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出台标志人工智能已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预计后续相关扶持及配套措施将会接踵而来,人工智能的“春天”真的来了。

“人工智能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人工智能也从产品的智能化向社会智能化转变,这也标志着中国的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迈入性能升级、应用深化的2.0发展新阶段,也更加接近于人类智能。”致公党中央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徐晓兰认为,人工智能已经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更密切地融入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已延伸到了物流、农业、教育、制造等领域。

民革中央在今年两会就提交了《建议关于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建设智慧中国的提案》,其中就建议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发展。将人工智能+物联网融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发展理念之中,建立人工智能+物联网国家实验室,注重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主要支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在创建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加快从网络化、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大力发展数字化智能经济,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打造“智慧中国2050”。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把人类带入智能化社会,我们正面临着后工业时代向智能时代的大迁徙,必须紧跟步伐。”促进智能化社会建设,也是民进中央的建议之一。民进中央认为,现在的人工智能,是基于大数据采取的高度拟人化系统或生态技术。开放数据与智能化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社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还可以带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创新和就业,并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人工智能+未来=?

中国围棋选手柯洁以3:0不敌人工智能AlphaGo,人类智慧再一次输给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也出版了。这些引起舆论的巨大争议:悲观者看到人工智能会最终挑战人类智能,乐观者认为,机器再好也是人造的,一定能战胜自己。

一切未可知。人类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研发AlphaGo的目的不是为了产生电子棋手,而是为了在精准医疗方面有更好的突破。AlphaGo的成功向世人展示了医疗行业可以研发出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为机器人工业提供了无限可能。”在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看来,人工智能改变世界是一个现实。周汉民认为,机器人在某些岗位上替代人操作,可以让人类有更多时间去思考、设想和创造。人工智能不是运动式概念。它将形成生产力,并不断取代传统工业制造,此进程将不可扭转。

“环视世界各国,人工智能正处在集群突破的时刻,中国绝不能落后。人工智能会成为中国未来在工业领域迎头赶上世界的超车弯道。”周汉民说。

民盟安徽省委会主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郑永飞则认为,机器人无论怎么发展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智慧的产品,不可能战胜人脑。在郑永飞看来,机器人发展的正确方向应该是去从事人类难以完成的工作,比如危险性高的工作,需要在人类不能到达的地方展开的工作,或者机器人做起来效率更高的工作等。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确实处在风口之上,发展前景美好,但也要注意盲目跟风的情况出现。

徐晓兰指出,应清楚地认识到,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尚处在瓶颈期,人工智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攻克阶段,多数人工智能产品的精确度和可靠度都有待提高,发展人工智能依然任重道远。

“如果没有良好的顶层和统筹设计,各类资源的一哄而上,往往会得不偿失,造成产业大热过后的发展低谷,反而打击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创业热情。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应该苦练内功,潜心研究,重视前沿基础理论的突破以及对行业痛点的真正掌握。”徐晓兰说。

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

早上醒来,询问智能机器人“你能告诉我现在海淀的温度是多少吗?我下午要去健身,适合吗?”出门开着无人驾驶汽车,戴上AR眼镜与你朋友的三维图像聊天,再跟AI(人工智能)学学英语……

几个生活画面,勾勒出一幅被人工智能重构的生活方式。不只是未来,当代生活中,作为一个现代人,不管你搬家、旅行,还是在外卖APP上点一杯热咖啡,都绕不开人工智能。

对于AI,许多民主党派成员都在自己的本职领域实践着,思考着。

民进浙江省委会主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透露,邵逸夫医院已经申请成立浙江省智慧医疗工程中心,将研发用人工智能代替门诊医生。

“目的是希望将来用电脑来看病。一个是它集中了很多人的智慧,不会累,记忆力超好,容量大。”蔡秀军说,中国有这么大的病例数,把大数据送到电脑上面,让未来医疗资源下沉有个新的模式,“一台电脑,就可以坐诊看病。”

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上,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表示,个性化是未来教育的基本方向。

个性化教育正在全球升温,个性化学习平台成为全球教育变革炙手可热的示范案例。通过AI技术分析个人学习情况及兴趣目标,再通过大数据进行个性化服务定制,让最优学习内容智能制造,正成为人工智能+教育的新路径。“我们会重新界定学校和学习内容。”朱永新相信,教育变化有三个阶段,首先是教育技术的变革,其次是教育模式的变革,最后是教育结构的变革。未来的学校将会成为学习共同体,而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学校主体机构与社会教育机构将彻底打通。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人工智能 发展 民主党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