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追寻山水画现代意义的突破

——观“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

2017年08月04日 10:45 | 作者:张阳 |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山水画是绘画艺术之正宗,为古之贤者精神所系,亦为今之学者所欣赏。今人画山水最为紧要之处有二:其一,理解古人山水画之真精神;其二,思考山水画的现代意义。

千年古城西安是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布局地之一,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源地,西安有着重要的文化与精神意义。近日,由中国文联、全国政协书画室、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共同主办的“吞吐大荒” ——许钦松山水画展在走过北京、广州、上海、河南之后,又落地西安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此次展览以唐代诗僧寒山子所作的《寒山诗》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为线索,将展览分为“大道之境”“传统之桥” “重建新山水” “宇宙心象”四个部分,共展出了许钦松131幅精品力作。相比去年的河南展,增加了17幅小品, 20幅写生作品。许钦松新世纪以来创作的大批山水画作品与寒山诗的意境相映成辉,清晰地展示了许钦松在山水画艺术上的传承、开拓、创新与突破,也展现出他对当代山水画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岭上游云  许钦松


以黑白为美学格局的“许家样”

“许钦松的画,站在几十米外也能一眼认出,他所开创的山水画表现样式是前无古人的,能给人一种全新的审美境界,我把它叫做‘许家样’ 。 ”陕西省美协主席王西京在展览开幕式上说。许钦松年少时便与山水画结缘,从此山水画成为了他寄托与抒发内心性情的工具。大自然浑灏的生命元气和苍茫的天地之力令许钦松深深折服,他常常神游、穿梭于山水之中,用笔墨勾勒、描绘他心中的自然山川,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笔墨语言。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对许钦松山水画的语言特色作了“积笔为骨、见笔见韵”的精辟概括。在他看来,许钦松山水画的笔墨处理聚焦于画面大的黑白关系,同时以墨色的精微浓淡营造精心纯净的山水气韵,使得笔下的山水丘壑沉浸于浩渺云气,于刚健挺拔中见氤氲化醇。又以“见笔”带动“见意” ,运用“积笔”之法塑造丘壑,在线与点的交织中形成山水的结构,使作品拥有深厚、雄浑的视觉格局,彰显出内在的刚健精神,加之以“润”的墨色使画面充满迷离奇幻,展现出抒情的诗意。许钦松这种在笔墨形式上的独创,丰富了当代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力。

这种独特笔墨语言的形成与许钦松是一位优秀的版画家不无关系,他把版画的黑白美学格局用于山水画的创新,使版画的黑白审美精神和中国画的气韵生动融为一体。他还将版画的刀法用于中国绘画的笔法,用笔如用刀,在画面结构的处理上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极具个性新的水墨建构,拓宽了山水画表现的形式魅力和精神内涵,为中国山水画坛注入了一种清新而充满活力的审美精神。正如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所说:“许钦松的山水画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从版画的小幅水墨转向大幅巨构;二是将刀法直接演化为笔法。 ”从展览内容看,近年来许钦松创作的山水画多为大景,场面宏阔、气势博大。远观可明显感到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辨识度;近观可发现他凝重如刀刻一般的皴法,大胆重复积墨形成透出小块留白又整体联系的远观重墨,使得画面墨气淋漓,更具苍、厚、重、拙的特色。

在荒寒中找寻现代意义

“许钦松的画,有时看上去不是很亲近,甚至很‘苍凉’ 。 ”著名哲学家陈嘉映说。在许钦松的山水体系中的“自然”绝不是古人笔下“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山水,而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惊扰的,是人力所不可企及的精神圣地。他将笔势、气势和气韵融为一体,以宏大的架构展示了自然洪荒的场景,呈现出一种新派的山水图景,传递了一种人对自然新的观照方式。这种新的观照方式来源于许钦松山水画创作的现代价值重构。现代人对山水的理解与想象是许钦松创作思考的重心。他的“无人山水”和“可望不可即”的世界,正是他对这组重要关系的强调。他从拒斥二者的关系出发,让每个现代人认识到人与山水这对物质义、文化义、历史义的重要关系,让现代社会的每一个独立的个人都可以进入这个问题,并且展开文化的思考。

许钦松也意识到中国艺术传统中的古代与现代艺术传统是割裂的,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应当构建一座沟通古代与现代艺术价值的桥梁,将其中的精髓继承下来,展开探索。因此,他在追寻山水现代价值的同时也并不以牺牲传统山水价值为代价。他极具现代精神的山水画背后的价值结构其实是对传统艺术价值的改良。立足于传统,又在现代性上寻找突破点,他的作品中呈现出自己对山水画的现代价值持续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为世人展示出了一个充满现代意义的荒寒之境。

山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是一个高度精神化的意义对象。也因此,当代山水画也要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和现代意义。中国山水画的现代意义不是只通过技术手段、时间的投入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不断地深入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近乎本源地追问,方得以慢慢找到意义的边界。

以写生捕捉秦岭的内在灵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秦岭是中国的中央公园,也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空濛的山色,缭绕的云雾,险峻的山势历来是诗人、画家所吟咏与描绘的对象。 《八百里秦川》是许钦松近来承担的“一带一路”国家主题美术创作项目,如何创作一幅能够体现三秦风貌和时代精神的作品是许钦松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许钦松看来,要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意识同时具有时代精神的山水画,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写生。他思考与探求的是创造一种既不同于传统又有别于西方的写生方式,进而建立起一套符合当代意味的山水写生体系。这套写生体系的建立,缘于他对当代山水画写生中过多地受到西方写生概念的影响而对传统的写生观思考不足等诸多问题的反思。此次“吞吐大荒——西安展”也是许钦松对该项目的前期考察与素材搜集。

“八百里秦川孕育了周、秦、汉、唐文明,进而有了汉唐的对外开放,有了‘一带一路’ 。 《八百里秦川》的选题便是对‘一带一路’的重要阐发。陕西画家画秦岭有时会存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现象,许钦松来自岭南,再加上他的山水画所体现出的格局气魄和时代性特点,让人期待他笔下的‘八百里秦川’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徐卫民在展览开幕式后举行的题为《时代精神与山水画家的历史担当:对许钦松近期山水创作方向的探讨》学术研讨会上说。研讨会最后,许钦松表示会去秦岭走一走,看一看,捕捉它内在灵魂的东西,用艺术的手法来展现,超越自然景观进入到人文景观,创作好这幅作品。


编辑:杨岚

关键词:山水画现代意义 追寻山水画现代意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