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四方聚力 五共联心

​ 黔西南州“搬”出一条共生路

2017年08月04日 15:43 | 作者:刘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

全国工商联领导到黔西南州安龙县蘑菇小镇调研


2

黔西南州贞丰县者相镇土布小镇


3

黔西南州贞丰县者相镇土布小镇


编者按

山上滴水贵如油,山下一江春水向东流!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针对当地不利的地理条件,在扶贫攻坚中把易地搬迁作为“当头炮”,通过政府、工商联(企业)、搬迁户、社会中介“四方”联动,运用与群众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的“五共”流程工作法,着力解决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活得好等问题,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肯定,并向全国22个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省份推介。

俗语说,树挪死,人挪活。

对贵州省黔西南州部分贫困群众来说,他们不是“贫困”,而是“困贫”,是因为在“土如珍珠、水贵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的环境生活,因困致贫,搬出大山成为摆脱贫困的基本前提。

搬迁,需要割舍故土难离的情愫,更需要智慧和力量——超过26万人的搬迁任务,仅仅完成空间转换,就是一个巨型工程。

近日,记者赴黔西南州采访时发现,一个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活得好的共生路,正在逐渐成形。

他们的法宝是“四方五共”。

据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委政法委书记、州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穆嵘坤介绍,“四方”指政府、工商联(企业)、搬迁户、社会中介四方联动聚力,“五共”指政府与群众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心心相联。

“这是我们在遇到诸多困惑后,不断探索出的一套工作方法。”穆嵘坤说,它也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在扶贫战役中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

全国工商联原副秘书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忠明评价说,“四方五共”工作法体现了脱贫倒逼的力量、转型创新的力量、商会代表的资本力量和共享的力量。四种力量最终汇聚成脱贫攻坚的合力,在解决一方贫困群众脱贫的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开展脱贫攻坚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地方司考察“四方五共”后,专门发了一期《政策指引》,向全国22个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省份推介。

搬得出

解决“上热下冷”难题

“要把我们搬到哪里去?”“搬去的地方怎么样?”“房子怎么样?”“我们要怎么搬过去?”……一系列关乎搬迁群众民生的实际问题,一直是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关心的焦点。

所有的焦点中,排在首位的是打消搬迁群众心中的顾虑、消除疑惑,让群众真正地愿意搬、放心搬!

“以贫困程度大、生产生活条件差、‘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自然村寨整体易地扶贫搬迁为重点,做好规划设计,搭好融资平台,抓好资金筹措,完善各安置点水、电、路及公共配套设施……”记者在黔西南州多个文件上都有看到这样的文字。

具体到每家每户,具体深入到贫困户内心,现实的困难往往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黔西南州册亨县巧马镇孔屯村就是一个典型。孔屯村位于大山之中,村民散布在深谷里或山坡上。全村10组572户2265人,其中苗族占70%左右,其余是汉族、布依族、仡佬族等。

说到孔屯生活的艰难,青杠林组的杨明可谓刻骨铭心。

在通组公路修通前,要想翻过拦爱山,到山外面的巧马镇,要走3个多小时。几乎每一次从孔屯村到巧马镇,他都有一个愿望:要是住在巧马镇就好了!

苗族是一个有长期迁徙史的民族,仅正史记载就先后有五次大规模迁徙。经历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直到19世纪才定居下来。这些迁徙大都与战乱有关,他们最后定居在深山老林。

孔屯村的苗族群众也不例外。据当地老人说,他们的祖先就是从江西搬来的。

现在,他们面临又一次集体迁徙———为了迎接新的幸福生活。

“每个人都想过幸福的生活,都想到条件好的地方住。可是我们搬了几回家,基本上都是从一个穷地方搬到另一个穷地方。”孔屯村68岁苗族老人杨胜国感慨道,“我们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国家给这么好的政策,孔屯要全部搬到大山外面去。我们终于可以不再这山穷水恶的地方苦熬了!”

但迷茫依旧存在。“我一直也想搬出去,可是没有钱买地基,更没有钱买房子,只能是空想想!”杨明说。

有些情况更为复杂。同为青杠林组的67岁熊达书一开始坚决反对搬迁。他老伴20多年前就去世了,独自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如今34岁的大儿子已经成家另立门户,他与31岁的小儿子一起生活。

远在浙江打工的小儿子得知搬迁消息后,三番五次打电话给他,叫他不要担心,搬到巧马工业园区,咋个都比孔屯好。

“以前我处了几个对象,可一带回老家就吹了,人家说我们那里太恼火(艰苦)了,以后的生活没有指望。搬出去后,我一定能早点娶上媳妇,也会好好孝敬您老人家!”儿子的一席话打动了老人:“搬出去咋个都比孔屯好!”

熊达书老人的想法,其实代表了一大部分老百姓的心声。“老百姓心里其实有很多个‘为什么’?打开这些问号,才能做好后续的工作。”册亨县政协副主席、巧马镇党委书记刘曜熙的破题之法是组建党群代表服务队。

组建党群代表服务队,起源于搬迁动员阶段。一开始,镇里组织共商工作组进村入户,但任凭怎么努力,总有一些群众对搬迁不理解、不接受。

后来,刘曜熙和工作组的同事们发现了一个现象,返乡农民工、致富能手和大学生三个群体在共商过程中激情最高、发言最踊跃,于是萌生了组建党群代表服务队的想法。

结果,这些群众身边的群众,用他们自己的语言,用他们自己总结的道理,参与做更多群众工作,效果出奇的好。“‘搬’与‘不搬’的僵持局面一下子就打破了。”刘曜熙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五共”工作法的效果。

稳得住

“找到政府、企业、搬迁户之间结合点”

韦崇珍以前做土布服装、土布鞋子只给家人用,现在每天一大早,就到镇里土布工匠坊织布,“用它来赚钱了”。

这个叫土布小镇的地方,位于贞丰县者相镇,由贵州省浙江商会旗下的圆梦旅游公司与县政府、镇政府平台公司共同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来建设运营。小镇按照“保护开发并重”的理念,请贵州民族大学等院校及国内外50多名设计师,对传统布依土布硬、粗、掉色等问题进行改良,保留本色、原色、原味,形成“乜果花”布依土布服饰系列品牌,开发出1000多款土布服装。

至6月底,土布小镇开展农家乐、土布纺织等技能培训600余人次,实现就近就业500余人。

仅今年“五一”期间,小镇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2000万元。

浙江省特色乡镇,成为最近几年转型升级一大亮点。现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贵州省黔西南州把易地搬迁扶贫与培育发展特色经济统筹起来,也出现了一批类似的特色小镇,他们称之为“脱贫攻坚·五个绿色”小镇,土布小镇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小镇与浙江那些小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居民大多是易地扶贫搬迁过来的贫困群众。据介绍,这里规划安置规模为2062户10388人,搬迁对象来自县内7个乡(镇、街道办)21个村259个自然村寨。

人搬出去了,落脚点在哪?这是扶贫搬迁最具体的问题,也是土布小镇设立的初衷。

这不是一户两户搬个家那么简单。国家给黔西南州下达的易地搬迁任务有三大部分:政策指标以内26万人易地扶贫搬迁户,坚持应搬尽搬;非政策指标内21.23万人,坚持能搬多搬;政策指标外其他贫困地区愿意搬迁的群众,坚持鼓励搬、支持搬。

最终,黔西南州给出了一个庞大的方案:兴建19个搬迁安置点,总投资200余亿元。

这么多钱,从哪里来?怎么把它用好?接下来的问题依然一个接一个。

“我们就是要做好政府、企业、搬迁户之间的结合点。”黔西南州委统战部副部长、州工商联党组书记胡详说。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规划审核小组成员。胡详解释说,很多民企参与脱贫攻坚主动性强、积极性高,但往往感到无从下嘴,找不到切入口,最后只能简单给钱了之。

记者发现,多年来的扶贫实践中,确实经常遇见这样的情形:党委、政府怎么想、怎么干,一些商会、民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企业能干什么、能干成什么,有些党委、政府了解不全面不透彻;贫困群众真正需要什么、认同什么,部分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没有完全摸清,群众参与感、获得感不强,别人干、他在看;还有些地区,社会力量怎么加入,操作路径并不清晰。

这些现象在黔西南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据了解,在当地,民企已经成为产业扶贫生力军,但扶贫资金、优惠政策、资源要素对民企而言,大多处于看得见摸不着的状态。同时,大量政府项目资金、资源政策因为没有合适的载体,只能趴在账上、窝在部门。

“我们的工作就是在政府、企业、搬迁户之间找到一个最好结合点。”胡详说,找到最大公约数,就成功了一半。

契机很快出现。2016年5月14日,黔西南州在兴仁县召开现场会。会上有企业家提出,能否和政府搭一个平台,搞一个由政府、企业(工商联)、搬迁户及律师(各种社会中介组织)组成的四方联盟。

黔西南州委领导听后特别认同这个模式。一年来,四方联盟开了17次专题会,解决了一系列群众、企业共同关心的扶贫难题。

能致富

“大股东小股东都是股东”

“我是大股东,村民是小股东,大股东小股东都是股东,我们的心已经绑在了一起。”说这话的是浙江霞雾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清。

张志清做油茶生意近20年,现在是望谟县新屯街道平年油茶基地负责人。

以前,他都是流转或租用农民土地搞油茶种植。2016年6月份以来,张志清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望谟县新屯街道平年与当地老百姓合作共建油茶基地,项目总投资521万元,种植油茶面积1493亩。

其中亮点是股权结构———公司负责资金、技术、种苗投入,占50%股份;群众以土地入股,占40%股份;村委会以村级合作社形式负责参与项目管理,占10%股份。

改变的还有彼此的关系:以前大热天,他是躲在没有空调的车里透过车窗给老百姓工钱。现在,他与村民喝酒喝出了高血压。

改变并不是自然发生。“刚开始看到全州都在推行‘四方五共’工作法,并不太理解,后来与当地政府和群众打交道,自觉地把这个工作方法运用到基地油茶发展中来,成效立即显现出来。群众从最初的抵触,到后面理解、配合,再到后来认同,实现了目标一致、共同发展。”张志清说。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很琐碎。

张志清不仅与政府部门、村委会协商,也跟老百姓一起协商,共同商量资金怎么投、能源怎么解决、土地怎么落实等关键问题。“与群众协商过程中,我们还逐一解答了群众提出的种苗品质和种植成活率等技术问题,前后累计开展了7轮协商,合作协议反复修改了6次才定稿。”张志清说,最终大伙儿一致同意在村里发展油茶种植产业并签订了协议,最后确定了“541”的合作模式。

有评论指出,“四方五共”将政策设计的“最初一公里”、联系群众服务需求的“最后一公里”紧密相连,让群众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存在感、参与感和获得感,将传统上的政府单边行政改变成融合式的合作治理。

目前,黔西南州积极探索“四方五共”工作法,引导州内外6家商会、380余家民企深度参与脱贫攻坚,投资达280亿元,惠及贫困人口20余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有收获,也有不足。”胡详说的收获,就是按照黔西南州委、州政府采取“四方五共”模式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要求,州、县(市)党委统战部、工商联积极发挥统一战线优势,调动民营企业家、党外人士、新的社会阶层资源和力量,融入易地扶贫搬迁的历史进程。

方向正确了,终会到达彼岸。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黔西南州已建设完成和正在建设的19个搬迁安置点,发展了食用菌、板栗加工、种草养羊、薏仁米、民族布艺、民族中药、乡村旅游等一批特色产业,有效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在建设完工的部分安置点上,打造了移民新社区,群众高高兴兴地融入新生活。(记者刘艳)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搬迁 群众 黔西南 扶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