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见证丝绸之路的“鎏金铜蚕”

2017年08月04日 16:41 | 作者:许心 | 来源:收藏快报
分享到: 

荀子《蚕赋》盛赞蚕“屡化如神,功被天下,为万世文。礼乐以成,贵贱以分,养老长幼,待之而后存”。从“春蚕到死丝方尽”到“辛勤得茧不盈筐”,小小春蚕食叶而吐丝,丝尽而化蛹成蛾,这一唯美伤感的意象也使蚕一直为古今诗人们所吟诵。这不禁令笔者联想起曾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时,有幸欣赏到一件绝美的汉代鎏金铜蚕(见图1、2)。

图1

图1

图2

图2

此蚕出土于陕西省石泉县。其形态生动逼真,扁圆长条形,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首尾9个腹节,昂首吐丝或眠状,体态逼真。头部中间浮雕2个圆眼,两眼间有一凸线,上缘为额头阴刻状纹,边下沿施2个小乳状突,颈背部刻出形凸线纹,腰背部横刻两道凸纹,尾部向背部翘起,腹部素面无纹,刻工精致。尤其是丰满的鎏金,更突显出此蚕的珍贵。鎏金铜蚕体现着中国先辈的智慧。鎏金是一种给金属表面涂金的加工工艺,这一技术在战国时期就已非常成熟,在汉代使用普遍。将金箔融化于汞,再涂之于器物表面,经过加热之后汞会蒸发掉,金就贴于器物之上。

在中国历史典籍中,很早就有关于金蚕的记载,比如晋代陆翽的《邺中记》就曾提到,永嘉末年,在春秋霸主齐桓公墓中所发现“金蚕数十箔,珠襦、玉匣……不可胜数”,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中也记载吴王阖闾夫人墓中发现“金蚕玉燕千余双”;北宋李昉编纂的《太平御览》中也提到秦始皇陵里“以明珠为日月,鱼膏为脂烛,金银为凫雁,金蚕三十箱”……而这些史传笔记中所提到的“金蚕”究竟长什么样子,一直到这只汉代鎏金铜蚕的出土,才算有了实物佐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蚕是丰盈润物、执著奉献的象征,也是羽化重生的象征。这件文物可能是陪葬品寓意重生,也可能用于祈祷和庆祝蚕桑丰收。以蚕入葬的传统,最早于甲骨文中就有记载,“蚕示三牛”“蚕示三宰”的占卜记录,以及商周遗址屡屡发现的精工细琢的玉蚕,证明了商周时期对蚕神祭祀礼仪已经是相当隆重了。汉代开始出现金蚕是以一种新出现的金属材料延续着古老的信仰罢了。孟子曾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荀子专门著有《蚕赋》,盛赞其“屡化如神,功被天下,为万世文。礼乐以成,贵贱以分,养老长幼,待之而后存”。不难看出,蚕在中国的传统中被赋予了孕育、财富等美好意蕴。无论是石蚕、玉蚕、陶蚕、金蚕,都是蚕神不同的物化形态,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中国人对蚕之神力生生不息的崇拜。 

作为和平使者,神奇的蚕见证了东西方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元前4世纪,希腊文献中第一次将中国叫做“赛里斯”,意即“蚕丝之国”,而那时中国丝绸已传入欧洲很长时间了。据《石泉县志》记载,此地古代养蚕业就很兴盛。由于当时养蚕之风盛行,加之鎏金工艺的发展,因而,有条件以鎏金蚕作纪念品或殉葬品。汉代的养蚕缫丝业达到高峰。大的作坊,均为官府经营,织工多达数千人,丝织品颜色鲜艳,花纹多样,做工极为精致。其见证东西方文明交融。西汉丝织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能途经西亚行销中亚和欧洲,中国通往西域的商路以“丝绸之路”驰名于世界。


编辑:杨岚

关键词:鎏金铜蚕 见证丝绸之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