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 协商

河南省政协常委会议专题协商“创新驱动发展”

2017年08月07日 07:51 | 作者:张磊 靳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用好“构建自主创新体系”这个“点金石”
——河南省政协专题协商“创新驱动发展”
人民政协报记者 张磊 靳燕

不沿海、不靠江、不沿边,河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如何抢占制高点,如何培育增长极,如何赢得主动权,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创新发展。

t01b6ea72c2fe420359

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提出要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其中一张牌就是“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这对河南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点石成金”之语,更为河南省加快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催生了许多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创新驱动已经成为赢得发展、赢得优势的核心战略。”近日,河南省政协常委会议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开展专题议政,省政协主席叶冬松在会上就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意义加以阐述。

千年未有之变局——农业科技创新要“顶天立地”

农业,对地处中原、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河南来说,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等涉及农业的话题,更是在省政协每年的协商座谈、走访调研、提案督办工作中屡见不鲜。

将传统农业“老短板”变为“新动能”,更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题中之义。围绕这一课题,农业委员会与省农业厅、省科技厅沟通联系、了解相关背景及发展现状,并组织农林界省政协委员到省农科院和河南农业大学实地调研。

调研组发现,“现有学科布局缺乏面向农业生产发展需求调整的快速反应能力,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存在脱节,部分科研成果市场反应差、转化能力弱”。省政协常委张广东同样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当前的产学研合作大多停留在项目支持、科技成果转让、提供实习基地和员工培训等方面,而忽略了人才的在岗培训实践。

诚然,智慧农业发展需要依托的关键技术,如智能传感、作物生长模型、溯源标准体、云计算、大数据等都需要农业科研部门加强研究。

“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要积极优化学科布局,调整科研方向,围绕农业生产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组织开展科研攻关,补齐农业新业态发展的‘短板’,提高科研成果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省政协常委刘建发建议。

“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农业之本”,九三学社河南省委提出,要进一步推进移动通信、宽带、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在农村的普及,实现光纤到农户全覆盖。

昂起国字号招牌的龙头———把政策红利真正变成创新红利

中原大地,创新潮涌。

2016年4月5日,国务院同意郑州、洛阳、新乡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如何将郑洛新自创区这一“国字号”试验田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4月下旬,省政协组织考察组赴上海市、浙江省杭州市、广东省深圳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考察,5月底,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乡片区调研。

谈起这次调研,省政协委员李新中忍不住感慨:河南地处内陆腹地,对高端创新要素吸引力不足,郑新洛三市尚未通过有效的协同机制把枢纽优势充分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域内企业与全国、全球创新平台衔接不够,开放协同创新网络尚未形成。

省政协常委张震宇对此深有同感,“建议省直有关部门与郑洛新三市加强联动,共同构建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的长效工作机制,开展先行先试”。

作为河南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不久的将来,郑洛新自创区将凭借其自身强大的磁场效应,集聚创新资源,吸引优秀人才。但有一点容易被忽视,便是为创新保驾护航的体制机制,即科技创新立法。

《河南省科技进步条例》制定于1995年。20多年过去了,有些条文已经严重滞后。对此,农工党河南省委特别提出,急需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条例,对科技创新行为、组织、体系建设与维护、资源配置原则、成果保护等方面形成法律支持。

防止成果变“陈果”———实现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永续“接力”

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从原始探索到产品呈现,如同一场接力赛。

相当怪诞的是:这边,是对众多企业科技研发的渴求;那边,却是科研成果难以走出“实验室”而变成“陈果”。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就是让创新资源充分流动起来,要素活跃起来,实现科技成果无障碍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技术市场高速发展,加速了技术要素的流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总体来看,河南省的技术市场服务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省政协常委柳锋波坦言,目前技术交易缺乏信息和服务标准,信息流动性差,信息孤岛问题严重,“建议由政府推动整合技术市场相关信息资源、完善信息的采集、披露制度,建设技术市场信息网络、建立统一的信息和服务标准。”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科研成果转化遭遇“滑铁卢”,是缺少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效转化,缺少作为“黏合剂”的新型研发机构做承接。“将科研与创业在同一研发组织中完全统一起来,是新型研发组织的特色,但不同的研发组织会各有侧重。”省政协常委刘荣阁认为,对新型研发组织要“分类扶持、因材施教”,“对以研发服务为核心功能和处于培育阶段的组织,扶持政策上以建设运营扶持、成果转化激励扶持为主;以科技孵化、创新创业为主和处于市场化阶段的组织,扶持政策以项目补助为主”。

走完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应用和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将“沉睡”的科技资源和科研能力转移到市场主体之中,让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永续“接力”,更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推翻、不断重建的过程。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动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叶冬松最后强调,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凝聚各界共识、加强协同联动、践行创新理念,实现更多更大的创新发展。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创新 政协 河南省 农业 组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