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马盛德:新起点上的非遗保护
马盛德简介:
马盛德,撒拉族,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和宗教舞蹈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工作。他著有《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人神共舞——青海宗教祭祀舞蹈考察与研究》(合)、《中国民舞》(合),撰写《回族宴席舞的式微》、《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的回顾》、《仪式与舞蹈》、《民俗是民间舞蹈依存的土壤》等论著数十篇。
编者的话: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下的保护工作走过了16个年头,以2001年5月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重要时间节点,这10余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呈现了良好的局面和发展态势,取得的成就世人瞩目,非遗保护事业也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目前,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非遗保护遇到的问题、发展状态、工作重心等与10余年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期讲坛是马盛德研究员从自己多年研究出发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的梳理和深入的思考,现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传统音乐——蒙古族长调民歌
我国的非遗资源与基本情况
中国是一个非遗资源大国,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的非遗资源与基本情况有这些特点:
我国国土面积有960多万平方公里:有平原、高原、草原、森林、沙漠、盆地、丘陵、绿洲、海洋等自然生态环境,地域辽阔,地貌复杂,地域之间差异大;
我国历史悠久,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狩猎文明、草原游牧文明、农耕文明、沙漠绿洲文明、海洋文明等,几种重要文明形态经历了从发生、发展到辉煌的阶段;
我国是人口大国,民族众多: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各族人民在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创造出了地域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民族文化,充分体现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的特点,文化多样性丰富,文化类型多样化,构成了多彩的中华文化;
我国非遗资源丰富:国家用5年时间,发动了近70万人次开展全国非遗资源普查,获得资源信息近87万个。此次普查摸清了我国非遗资源的存量、项目的分布、种类、生存状况等重要信息,与单一民族(如日本、韩国、蒙古国等)的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体量大,情况更加复杂,保护难度大。
这些年,我们经常说,在非遗保护方面要学习韩国、日本的保护经验,因为他们在这方面起步很早。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就出台了文化遗产保护法案,韩国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出台了文化遗产保护法,非遗保护工作比较早地进入了国家层面的法治化轨道。但是韩国、日本跟我国有很大的不同,它们都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它们的文化类型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类型。中国就不同了,除了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那么从非遗的保护角度最难的就是这种文化类型的多样化所产生的复杂性。由于每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进程、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每个民族文化的形态、表现的形式、特点、内涵与规律等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这样就给非遗保护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在推动非遗保护的工作进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我国的资源弄清楚。因此,我们国家花了将近5年时间,发动近70万人次,进行了非遗资源的普查。普查后的资源信息近87万个,这是一个大体量的数字,那么面对这么丰富的资源,如何进行保护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这就涉及一个分类的问题。于是,国家非遗保护部门就把这纷繁复杂、形式多样、特点规律不同的非遗分成了十大类别,按照这十大类别推进保护工作。这十大类别就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尽管这种分类在学术层面还有一些缺陷,但是总体上不影响遗产的保护进程,所以这是个很重要的方法。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非遗 保护 资源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