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战理论 统战理论

“人才强党”战略的实施与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

2017年08月15日 14:05 | 作者:唐华生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2012年2月2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4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制发的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在统一战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指出:“要适应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同时,高等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领域,民主党派成员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点。

高校中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培养输送各民主党派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后备干部骨干和党外干部的重要阵地,是贯彻落实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渠道。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纷繁复杂和深刻变化,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分化、西化图谋;面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繁重任务, 切实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进而促进民主党派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对于推进我国高校的发展、改革与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才强党”战略的提出,是各民主党派中央为适应新形势下开创多党合作工作新局面的共识。众所周知,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人才多寡、素质水平则与参政议政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人才资源是民主党派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资源,是新的历史时期参政党保持进步性和广泛性、有所作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世纪以来,各民主党派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的政策指导和坚定支持下,不断采取有力措施,将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高校中具有高学历、高职称或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集聚到民主党派队伍中来,使民主党派逐渐成为优秀和杰出人才密集的参政党。因此,实施“人才强党”战略是民主党派强基固本、凸显作用的重要途径。

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各民主党派实施“人才强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党派的“强党”目标,就是努力建设一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高素质的、有所作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具体到组织建设中,就是要建立起中央有凝聚力、地方有执行力、基层组织有活力的组织体系,即“强化中央、夯实地方、搞活基层”。

高校中的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渠道,是坚持“四个自信”、 传播先进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依靠力量。

克服消极等待思想,树立“人才强党”战略意识。虽然从总体上看近年来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突出:省会城市高校、重点高校发展速度较快,二、三线城市高校、地方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发展速度较慢,有的高校民主党派支部数年未曾发展一名新成员,甚至有的高校教师还不曾听说本校还有这样一个民主党派组织。究其原因,是因为该支部组织活动基本未开展、影响力不明显、队伍年龄老化严重、支部一班人责任心不强等原因,“等”人上门自荐或靠统战部推荐思想严重,事业心、责任心、主动性明显缺失。对于“人才强党”战略,认识不到位,“上热下冷”现象突出。

对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作用,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曾这样形容:“打个比方, 基层组织犹如人的毛细血管, 中央组织犹如人的心脏,基层组织建设好了, 全党的各项工作才能像血液从心脏流到各个毛细血管一样自如流畅、上下贯通,各项任务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此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分析问题更是一针见血。

把握人才标准,稳妥发展高素质人才。关于人才,各行各业均有不同的标准。《意见》指出:“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是党外代表人士的基本标准。”民主党派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更应将其作为发展新党员的基本标准。“政治坚定”,就是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共产党领导的核心地位;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充分认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势,明确肩上承载的参政党责任。“业绩突出”,就是要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本职工作或社会服务中做出一定贡献,在同行中享有一定声誉。“群众认同”, 就是在师德师风、道德伦理、敬业爱岗、个人品质等方面均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

积极开展组织活动,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组织活动是民主党派按照本党章程参加组织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增强凝聚力、发挥战斗力、提高影响力的有效形式。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成员大多数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工作分散在学校内不同的院、系、部、所,有着较为强烈的个人事业成就感和浓厚的政治参与意识。通过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可以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中形成政治上相互关心、思想上相互帮助、工作上相互支持、学术上相互鼓励、生活上相互关照的良好氛围;能够培养广大成员“知党、爱党、护党、兴党”的良好政治素质。

因此,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可以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采的组织话动,发挥高校知识分子的优势和特长,鼓励他们将个人专长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有组织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动;要积极支持并鼓励他们走出书斋、走出实验室,努力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情民意, 参与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工作。

拓展人才成长渠道,促进党员进步发展。人才不是天生而来,而是要在通过逐步培养、锻炼和使用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民主党派基层支部虽是无职无权无钱的“三无”组织,但的确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的“毛细血管”,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可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开拓培养途径、扩大组织影响等办法,努力争取本党地方组织和学校党委统战部门的大力支持,积极安排有条件的本党成员参加调研和社会服务活动,让他们在参加如“精准扶贫”、高校“双创”等考察调研和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中,了解国情,体察民意,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参政议政本领。

组织培养是人才成长的非常重要渠道,也是向广大成员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基层支部要大胆向有潜质的成员提要求、给任务、压担子,促其成长。这既能为民主党派组织的发展带来活力,作出贡献,也能为他们的能力提升和素养提高创造条件。同时,对于那些“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的优秀成员,基层支部要向本党地方组织和学校党委统战部门极力推荐,或推荐他们到较高级别的党校、社院参加培训学习,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或推荐安排他们到更能发挥自身才华的重点岗位担任实职干部,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合作共事能力;或者推荐他们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参政议政能力;有条件的高校,还可推荐他们到地方政府任职或到其他高校担任实职,以达到多岗锻炼、丰富阅历、加快成长的目的。这样,“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就会逐渐形成。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主党派 高校 基层组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