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委员讲堂委员讲堂

胡扬委员:医体融合才能开好运动处方

2017年08月16日 09:27 | 作者:刘喜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编者按:去年8月18日~19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了“以健康为中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医体融合”则是该方针涵盖的重要内容。在距离大会召开一周年之际,回看该方针的落实情况,我们发现医体融合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而群众有关医体融合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彩C2017-08-16zx501_P_1_746_647_1674_1185

“生命的意义

在于科学适度的运动”

夜跑族郭伟最近有点郁闷。因为足部跖骨疲劳性骨折,他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在晚上跑步了。

对很多人来说,疲劳性骨折只是一个陌生的医学名词。但在日常生活中,疲劳性骨折却时有发生。长途跋涉的旅行,超强度的运动锻炼,以及长时间穿高跟鞋等,都可能造成疲劳性骨折。

“这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累积性骨损伤疾病,多数发生疲劳性骨折的患者是因为运动过量导致的。人体的许多骨骼如跟骨、胫骨、腓骨、距骨等都可能发生疲劳性骨折,而足部第二、三跖骨骨干是最为常见的发病部位,你的情况就是如此。”小心翼翼地走出骨科门诊,郭伟反复思量着骨科医生的话。

夜跑10公里是郭伟已经坚持了大概两年的常规运动。虽然不是骨科医生,但对于发生疲劳性骨折郭伟也并不奇怪,因为他也是一名外科医生。不过,骨折后到底应该怎么适量运动,成了他有些纠结的事儿。

这种纠结,并非郭伟的个人困惑。

近些年,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提高,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时尚——在微信运动中拼步数,在朋友圈中秀肌肉,成为人们都津津乐道的话题。

可与此同时,运动损伤的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不管是马拉松赛场上的猝死,还是日常运动中的拉伤,以及运动医学门诊患者的骤增,都折射出人们的日常运动锻炼需要科学性指导。

正如郭伟所言,以前他一直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但现在看来这个观点需要改一下,应该是“生命的意义在于科学适度的运动”。

医体融合是全民由盲目健身到科学健身的桥梁

“现代社会的慢性病多是由于吃动不平衡所导致的,要防控这些慢病,科学健身是必须开出的一张处方。”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胡扬看来,在全民健身热情高涨的今天,科学健身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而医体融合则是全民从盲目健身到科学健身的一道桥梁。

可医体融合这道桥梁的铺设也并非一帆风顺。

“国家去年10月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医疗和体育融合发展的大健康格局。但如何推进体育和医疗的融合发展,还存在现实困境。”胡扬告诉记者。

这是因为,要实现全民健身科学化的目标,需要医生开具运动处方之后,再由体育工作者去指导群众开展相应的体育运动。但是目前,主要负责教授群众体育运动技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大都缺乏针对慢性病的医学知识,还需要加强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而医生们作为开具运动处方的负责人,自身又大都缺乏科学健身的运动体验,开具运动处方的能力不足。

“但总体而言,让医生来负责运动处方,会比由社会体育指导员来负责更有效果。”胡扬强调。实际上,我国多地多家医院逐步开设的运动医学门诊,已经开展了相应的实践。

前不久,胡扬曾经去江苏常州考察,发现常州地区的不少社区医院已经专门针对老年人开设了运动医学门诊。虽然这种基层的运动医学门诊还不是足够专业,但老人们的运动体验感不错,因而格外受欢迎。

而在福建泉州的解放军第180医院,运动医学门诊则实现了和社会健身机构的融合发展。据胡扬介绍,该院尝试让社会健身机构将健身房开在医院,前来运动医学门诊就诊的患者,在医生们开具运动处方之后,由健身房教练根据医嘱指导群众运动,这种模式也收获了患者的好评。

“其实,健身房开在180医院之后,健身教练不仅指导患者科学运动,还时刻提醒并指导医生们进行体育锻炼,并教会了医生们诸多运动技能。而因为拥有了相应的运动体验,医生们也提高了开具运动处方的能力。”胡扬笑言。

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应更好发挥用武之地

根据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设计,社区医院应主要负责群众常见病、慢性病和多发病的基层首诊及健康管理工作。因而,要通过运动处方来解决我国慢性病高发的问题,社区医院将担负重任。

“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开设了运动医学门诊的社区医院还少之又少。因而多数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还大都局限于定期的检查及用药管理,运动指导几乎没有开展。”胡扬认为,社区医院要承担居民健康管理工作的重任,开设运动医学门诊并充实相应专业工作人员势在必行。不然,由现有的社区医院工作人员兼职负责运动康复工作,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胡杨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从事康复治疗师工作的人员多在大城市,且大都毕业于康复治疗专业,少有人来自运动康复专业。但实际上,康复治疗专业人才与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同作为康复方面的人才,在两个专业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方面上各有特色———康复治疗专业重点解决偏瘫、脑瘫、截瘫、等神经系统康复和骨骼与心肺康复,而运动康复专业重点解决运动伤病、慢性疾病、骨科的康复问题。

“现在,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跑步、骑马、骑车、滑雪、球类等各项体育运动成为热词,随之而来的是运动中的伤病骤然爆发。运动伤害的增多,对运动康复师的需求急剧增加,而运动康复专业培养的人才正擅长解决这类问题。与此同时,我国日益严峻的慢性病防控形势,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给予群众科学健身指导。由此可见,比较康复治疗专业人才,运动康复专业人才更有助于促进全面运动氛围下的国民身体健康,是我国康复医学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胡扬说。

在胡扬看来,运动康复还是医体融合的天然结合点,而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则是医体融合的最佳执行者。因为,运动康复既连接用户需求,也提供运动疗法。

但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就业现象并不算乐观,人才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

“比如,虽然我国特别是社区医院对康复治疗师人才需求旺盛,但目前我国仍约有一半省份不允许运动康复专业的人才报考康复治疗师,而没有执业证书,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就业自然就受到了局限。”胡扬表示。

因此,胡扬建议,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调研下发正式文件,允许体育院校和综合类院校培养的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参加卫生计生委组织的康复治疗师职称考试,规范康复治疗师准入条件,从而推进医体融合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运动 康复 胡扬 医体融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