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砥砺奋进的五年>全面深化改革>变与不变 变与不变

用改革思维推动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在晋中

2017年08月27日 21:24 | 来源:山西日报
分享到: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8月中旬,记者就全面深化改革的专题深入晋中采访,所见所闻,令人鼓舞。从汾河两岸到太行山腹地,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项措施演绎着从城市到乡村的深刻变迁,推动着从农民到市民的生活改善。

timg (4)

8月16日,记者见到了正在祁县调研指导工作的晋中市委书记胡玉亭,他说:“晋中要实现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率先挺进全省第一方阵,一批重大改革必须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全面深化改革在晋商故里有力地推进着。

构建高效“指挥部”,打造过硬“施工队”

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必须用“改革思维”建设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施工队伍”。

用“改革思维”构建高效“指挥部”。为了强化力量,晋中市委深改领导组新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为副组长。为了提高效率,书记会议专题研究改革成为常规。率先整合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以及市108办部分职能,实行合署办公,增设改革科室4个,增加10名编制。改革办主任由市委秘书长担任,两名市委副秘书长分别抓政策研究和深化改革,两者分工协作,保证了时间和精力。

用“改革思维”选拔“施工队长”。全市49项改革任务,市委书记胡玉亭负责12项,市长王成负责18项,二人共同负责6项改革任务。晋中用改革的办法选拔各县(市、区)的“施工队长”。去年8月,在选拔县(市、区)长人选时,采取了任期目标责任制的用人办法,县(市、区)长人选签下了任期发展目标责任状,第一年提醒,第二年警告,第三年“下课”。与此同时,晋中对县(市、区)委书记施政实行“承诺制”,大会上公开承诺目标责任,接受组织和全社会的监督。在市直单位“一把手”选拔中,着重选拔干事创业的“操盘手”。比如,晋中开发区某局长崔雪波直接提拔为市经信委主任,住建局总工程师张拥军直接提拔为局长,彻底打破了论资排辈的惯例。

u=570985370,3541462801&fm=26&gp=0

用“改革思维”配置“施工队员”。在干部的使用上,晋中注重干部的“实战经验”。县级领导班子成员配置中,具有乡镇党政正职工作经历的118名,占44.2%。在全市年轻正科级干部中竞争性选拔了30名副处级后备干部,到清华大学培训,到沿海地区挂职锻炼,培养改革“操盘手”。出台《支持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合理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鼓励干部投身改革一线,干事创业。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之后,41名干部“下”岗。

围绕发展抓改革,啃最硬的骨头

6月30日,晋中市率先启动企业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无审批管理试点工作,全省现场会在晋中举行。事实上,6月14日,《晋中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暨九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已率先出台,在建设“六最”营商环境中勇当“领头雁”。

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近年来,晋中围绕发展抓改革,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敢为天下先。

推动转型发展是晋中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的关键,围绕这个关键,晋中打出一组“组合拳”。4月17日,组建全省首家专业服务企业机构,100名优秀干部专职服务企业。这是晋中为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而出台的“2+5”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该政策体系包括两大政策方案和5项配套实施办法,正在有力地推动晋中经济转型发展。

timg (5)

为了破除“衙门”顽疾,晋中在全国率先推行涉企权力清单。2014年,对5175项市级涉企行政权力中的3301项实行“挂起”。大刀阔斧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改革,市直30个部门117个科室的审批职能全部集中到30个行政审批科;创新“一口进出、限时办结、并联办理”机制,项目审批效率明显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晋中发展的短板,该市大胆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2015年以来,全市大力推行PPP模式,涵盖了能源、交通、市政、社会公益等领域的60多个项目,总投资达550亿元以上。目前已实施总投资228.3亿元,其中政府的直接投入仅为15.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4.5倍。2017年,全国“开展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名单”中,晋中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盘活存量资金和闲置土地等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做得较好,晋中成为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20个市之一。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建设是晋中推进改革特有的“试验田”,借助这个平台,先后出台了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绩效工资制相配套的26项政策制度;组建开发区建设总公司,推进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市场化、企业化运行。推进总投资380亿元的首批39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山西农谷建设是晋中推进改革的独有“舞台”,市委市政府倾心打造,大胆展示。机构组建、投融资平台建设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加快制定体制、管理、科技、金融、产业5方面24条创新政策制度。

文化旅游产业是晋中转型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特色产业,该市全力推进景区体制机制创新,11家景区(点)全部完成改革任务。乔家大院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实现企业化运营,成为全省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旅游企业;平遥古城引进华侨城集团对景区进行经营管理。乔家大院门票收入同比增长58.81%;平遥古城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8.93%。

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晋中在深化改革进程中走出了许多率先……

率先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甲控(供)材机制,创造性落实省政府支持实体经济政策。

率先以竞拍方式出让加气站经营权,探索优化城市公共资源配置途径。

建立政银企长效合作机制,大力推广保理、助保贷、升级贷等金融产品。

率先组建由政府、民营资本、科研院校联手合作的混合所有制公司——金谷农投公司,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率先建立项目推进专项资金,其中传统产业升级改造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1亿元。

率先出台《晋中市政策性果树保险实施方案》,建立支农惠农新机制。

率先出台市属企业和经营性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方案,对市属108家企业实行经营业绩目标责任制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14年以来,晋中市共推出了265项改革任务,出台302项改革方案和举措,承担47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22项差异化探索改革在全市逐步推开。仅今年,就要重点抓好33项改革任务,特别是17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改革举措出台的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提高改革含金量,打通“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左权县石匣乡川口村学生巨晓燕今年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全村人都为她高兴。她说:“如果没有晋中优质高中指标到校100%政策,我不会有今天,教育公平改变了我的命运。”晋中市承担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7项国家级教育改革试点。2015年,晋中成为山西首个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的地市,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

教育改革让百姓增加了获得感,扶贫机制改革亦然。2016年12月,《晋中市干部驻村精准帮扶工作行动方案》出台,要求全市163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14484名干部职工全部参与精准帮扶,人人头上有任务,帮扶对象实现“全覆盖”。目前,晋中正在推进贫困地区脱贫后奔小康工程,小康路上不能让一户人家掉队。

“改革给农村人增加了获得感,城里人也享受到了同样的‘红利’。”市长王成引以为豪。晋中以“市民之家”为抓手,持续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市民之家”实施流程再造,优化后的办理环节减少了10个,办理流程比法定时限缩短1倍,日均办件量达到优化前的3倍,切实解决群众过去“多次跑、跑多次”的问题。“市民之家”,让市民和投资者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晋中的建设和发展中来,感受存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改革推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随之提升。2015年,晋中采取PPP模式,一年建成18座人行过街天桥,给市民们送了一个大大的惊喜。改革投融资体制,大力推进PPP模式,近年来城市建设实现突飞猛进的变化。市城区“外环高速化、内环快速化、主干道成网、微循环密布”的城市路网格局进一步完善,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相继实施了晋商公园、潇河湿地公园、百草坡森林植物园、三晋主题乐园、潇河水上游乐园、社火公园以及众多街旁绿地和道路绿化建设项目,城市品位显著提升。随着“三馆”、工人文化宫、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等一大批公共建设项目陆续投入使用,晋中万达广场、天美杉杉奥特莱斯等大型高端综合商业体同步建设,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档次,市民幸福宜居指数进一步提高。晋中持续推进“百亿城建重点工程”,今年市城区建设投资276.9亿元,是历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必将大幅度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晋中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正以必胜的信心投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将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本报记者 苗武军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 晋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