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侯仰军:七夕节为什么还要乞巧?

2017年08月28日 08:45 | 作者:侯仰军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年年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牛郎哥,织女嫂,夫妻双方来送巧。”这是流传在河南商丘、南阳等地的一首民间歌谣。从这首歌谣里,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信息:1.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相会了,美好的一刻,胜过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自然,这是一个浪漫的节日。2.牛郎织女都是天上的神仙,每年七月七会降临人间送巧,这是女孩子的节日,是乞巧节。

近年来,七夕节越来越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情人节,乞巧的成分日渐淡薄。其实,七夕节本是乞巧节。

20160808062639_a82619559e0928357734a737703beae6_1

七夕本乞巧

七夕节,俗称“巧日”“巧节”,又称“乞巧节”“双七节”“七月七”。由于它与女孩子关系最为密切,也称“女儿节”“少女节”或“女节”。关于七夕节的起源,明朝人罗颀曾说“楚怀王初置七夕”,即七夕节是战国后期的楚怀王设置的,但没有旁证。古代文献中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是说西汉时期,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宫女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七孔针趁月光穿针引线(将线快速穿过者称为“得巧”),人们纷纷仿效。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了七月初七人们晒经书和衣裳的习俗。由此可见,七夕节作为节日大约形成于东汉时期是没有问题的。

乞巧是七夕节最重要的习俗活动。有穿针乞巧、观影乞巧、蜘蛛乞巧、通过祭拜织女乞巧等等,不一而足。

1. 穿针乞巧。即穿针引线,谁穿得又准又快就为“得巧”,实为比巧。为了增加难度,有对月穿针、暗处穿针、背手穿针等。穿针所用线,一般是五色缕,也称五彩线,即用五种颜色的丝线合成一根线;所穿的针,一般是七根,俗称“七孔针”。

2. 观影乞巧。即将一些东西如针、巧芽、草等放入水中,观察其所呈现的物影来乞巧。

3. 蜘蛛乞巧。晚上把捉的蜘蛛放在小盒中,到天明后打开,以蛛网的疏密判断是否“得巧”,密者巧多,稀者巧少。这种乞巧法深得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喜爱。

4. 通过祭拜织女或“巧娘娘”乞巧。各地祭拜方式不尽相同,或望星而拜,或拜画像,或拜偶像。祭拜织女的供品花样繁多。有瓜果、鲜花、针线活、面供、巧针、化妆品、梳子,还有酒、茶、各种点心等。

乞巧的仪式和日期各地多有不同。在甘肃省西和县,乞巧节是女孩子最隆重的节日,要过七天八夜。从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过到七月初七,有一套完整的活动程序:确定乞巧头,选择坐巧点,攒钱,排练演唱乞巧歌,生乞巧菜芽和染指甲,准备乞巧服装,找巧和剪巧,接巧,开光,献饭,祭巧,参神,唱巧,拜巧,取水(迎水),转饭,照花瓣,送巧等,内容丰富多彩。在山西长治,未出嫁的姑娘从七月初一开始,就将七仙女的画像挂起来,设置香案,摆上贡品,进行祈祷,每日三上香,一直到初七。

七夕节的时代变迁

七夕节起于乞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它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情人节的呢?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戚夫人“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祝愿夫妻长相厮守、白头偕老。已经有了“情”的成分。随着牛郎织女故事的掺入,七夕节便一步步变成了情人节。

牛郎和织女原是银河系的两颗星宿,相距16.4光年。把两颗星宿编排成一对有情人,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杰作。《诗经》开始把天上的织女星想象为一个织布的织女,把牵牛星想象为一个挽牛的牵牛郎。战国后期至迟秦朝初年,牵牛和织女已经被人们演绎成一段爱情悲剧故事。西汉时期,戴德的《夏小正》有“是月织女向东”,《史记·天官书》有“织女,天女孙也”,《淮南子》有“七月七日夜,乌鹊填成桥而渡织女”。虽是只言片语,已经为牛女传说的进一步丰富集聚着素材。到了东汉时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里出现了银河相隔、“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浪漫情节。东汉末年泰山太守应劭的《风俗通》里,则出现了鹊鸟架桥让织女渡河的故事:“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牛郎织女故事一步步丰富完善,渗入七夕节已是水到渠成。

到了西晋,终于出现了七夕与牛郎织女的“鹊桥会”。周处的《风土记》将七月七日称为“良日”,说民间非常看重这一天,“七夕,施几筵,设酒果,祀织女、牵牛二星,祈富寿及子”,表明晋代的七夕节已有祭拜双星、乞富、乞寿、乞子等节日活动。《荆楚岁时记》则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菜于庭中以乞巧。”天上牛女喜相会、地下妇女忙乞巧,从此成为乞巧节的主题。“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流传至今的有关七夕节的诗词、歌谣,佐证了七夕节的变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乞巧这一古老的民俗节庆活动到清朝中期,已有衰微之势。到民国年间,更是全面衰落。“七日,旧俗妇女陈瓜果乞巧,今无。”“七夕不重,绅士家间设香案、瓜果庆双星,穿针乞巧鲜有知者。”“七日,旧传是夕妇女陈果瓜于庭乞巧,然今已成往迹,无复有佞织女者矣。”地方志中,这样的记载比比皆是。

而在多数地方,七夕节有许多娱乐活动,都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有关。民间传说,七月七日晚上牛郎和织女要在鹊桥相会,夜深人静的时候,儿童在葡萄架、葫芦架或豆棚下,能够听到他们的说话声或哭声。有的地方,七夕当晚,老人要给孩子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剧团要唱《天河配》《鹊桥会》及昆曲《长生殿》等。近年来,七夕节几乎没有了乞巧的内容,成了少男少女的情人节、爱情节,各地举办的七夕节活动,大多以歌颂爱情、引导婚恋为主题,以至于很多年轻人已不知道乞巧为何物。

七夕还要乞巧

也许有人说,乞巧是农耕时代的产物,现在的妇女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家务要做,既不需要缝缝补补,也可以不去做饭洗衣,何必要乞巧呢?其实,和睦的家庭既要相亲相爱,也要共建共享,合理分工是必需的。再说,乞巧节不仅仅是乞巧,还有乞智、乞美、乞福,是一个完整的节日活动。正像《乞巧歌》所唱的:“我请巧姐吃桃子,巧姐教我缝袍子。我请巧姐吃李子,巧姐教我学纺织。我请巧姐吃甜瓜,巧姐教我学绣花。”“我把巧娘娘坐桌上,巧娘娘给我教文章。我把巧娘娘坐桌前,巧娘娘给我教茶饭。”……

对不少地方的七夕节活动考察后,我们认为,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七夕节也不应该仅仅是爱情节、情人节,还应该是乞巧节。七夕还要乞巧!

其一,爱情是浪漫的,婚姻是现实的,女性如果在经济上不能自立,没有一技之长,在家庭生活中就很难自立。这是几千年的人类社会所反复证明的。因此,乞巧、乞智、乞美、乞福是女性永恒的主题。在这方面,民间文学作品有更为清醒的认知。即便是牛女故事,在作家文学里,它是纯洁爱情的典范,在民间文学里,则是柴米油盐,可以说是民间生活的写照。辽宁开原、河北正定的民间歌谣里都有牛郎织女不和,打得天昏地暗,王母娘娘只好划银河把二人分开的内容。在有些地方的民间传说里,七夕牛女相会后,织女就忙于尽家庭主妇的责任。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浙江定海、福建泉州漳州一带的民间传说里,织女回家后,马上为牛郎洗衣裳、洗碗筷。牛郎吃饭后从不洗碗筷,每天把用过的碗筷聚在一起,等七夕节织女回家后洗。织女为牛郎洗了一夜的碗,洗一只碗流一滴泪,就这样忙忙碌碌地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又离别了。反映了男人不做家务、女人没有地位的社会现实。

其二,对女孩子来说,通过参加乞巧节,可以从小培养女红技能、家务技能、艺术才能、传统美德,接受孝顺、勤快、自立、自强的熏陶。一旦掌握了纺织、刺绣、剪纸、写字画画、编织等适合女性从事的技艺,她们可以终生受益。而烧茶做饭、缝缝补补是居家过日子的必备技艺,姑娘茶饭做得好会备受父母亲邻的夸赞,也有利于将来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乞巧活动上的歌舞表演和比赛,使女孩子从小能歌善舞,对培养她们的艺术潜质和自信大有裨益。

其三,参加乞巧节活动,女孩子可以盛装集体出行,广交女伴,可以唱歌、跳舞、制作美味食物和手工艺品,交流经验和技艺,展现才华,有利于身心健康。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内联络部主任)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七夕 乞巧 牛郎 织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