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陈香美:为治愈肾病,追梦四十年

2017年08月28日 14:21 | 作者:张强 |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17167176291146326308

陈香美(中)带领临床医生查房。 侯恺摄

今年对陈香美院士来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是她进入解放军总医院的第30个年头。

也是在这一年,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今年7月25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发通令,给她记一等功。

陈香美,是我国著名临床肾脏病专家。8月21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尽管面带倦容,她依然神采奕奕。“我现在年纪大了,每天关节疼得起床都困难,但我还在‘撸起袖子干’。”

不做活检也要能诊断

1月9日,陈香美院士领衔的《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项目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没人知道,为了这个奖项,她已整整奋斗了40年。

陈香美依然记得,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长春市医院心肾科工作时的誓言。

当时的中国,虽然是肾脏病多发区,可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而陈香美诊治的第一位病人就是一位尿毒症患者。她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慢慢死去。“那天,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学肾脏病专业,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读研时,她选择了肾脏病专业。几年后,她又成为日本北里大学医学部肾脏病专业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

第一次见到日本导师时,导师问:“你想做什么课题?”陈香美毫不犹豫,“我只想学不做肾活检,就能诊断肾炎的方法。”

这个回答,她已考虑了很久。肾活检是诊断肾炎的“金标准”,但当时整个中国都没有几家医院能做肾活检,她想能掌握一种让不具备肾活检能力的医院也能诊断肾炎的方法。然而,导师却愣了一下。他苦笑道:“这个问题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一起努力吧。”

“在日本的5年里,我很少在凌晨3点前睡过。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IgA肾病病理研究的,而这恰恰是我30多年后获得一等奖的基础。”她说。

中西医结合攻克难题

“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没能完全实现‘不做肾活检就能诊断肾炎’的梦想,但却已经非常接近。”陈香美说。

我国约有1.2亿慢性肾病患者,最常见的是IgA肾病。这是一种难治的疾病,且青壮年多发,临床疗效差。如不尽早治疗,等待他们的将是更为严重的尿毒症。

“临床实践中,很多IgA肾病患者是既看中医又看西医,却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还浪费医疗资源。”陈香美认为,中医是几千年传承的民族瑰宝,“我希望将中西医结合起来,探索出一种结合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系统诊断肾病,并且进一步指导制定治疗方案,从而减少病患的求医负担。”

IgA肾病是由于免疫球蛋白A在肾脏中沉积,引发肾脏损伤所致。但为什么此病好发于青少年?为什么免疫球蛋白A会在肾脏中沉积?它为什么会导致尿毒症?……多年来,这些问题始终盘绕在陈香美的脑海中。

在她的带领下,项目组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首次提出IgA肾病“风邪扰肾、致虚、致瘀、致毒”的致病机制,提出了IgA肾病创新理论与中医证候的“益气补肾、化瘀、祛风除湿”五型分治,多种组合的中西医结合序贯方案,对中药复方(肾华、复方积雪草等)和植物药开展国际注册的循证医学研究,疗效优于国际指南的推荐方案,最终捧得大奖。

为科研梦想从不懈怠

陈香美至今保留着一件普通的小鹿瓷器,这是一位患者的父亲送给她的。那是她做完剖腹产后第7天,得知科里正在抢救一名严重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年轻患者,她头顶毛巾,裹得严严实实地赶到病房参加抢救,可还是没能救活患者。这件事,让她难过许久,而这个瓷器也一直被她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

“别人也许会忌讳,但我不会。我不能忘记这个患者,所以更要想方设法去救治危重病人。”她说。

几十年如一日,陈香美经常一天连5小时睡眠都不能保证。这个曾只有12张床位的小科,在她的带领下,已“长成”一棵医、教、研样样出彩的“参天大树”。2015年,陈香美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我是一个非常失败的女儿和母亲。父亲直到去世,我都没给他开过一次药,没让他住进我们医院。女儿长这么大,我也很少管过。我唯一可以欣慰的是,这么多年,为了当初的梦想,我从没懈怠过每一分钟。”陈香美说。(本报记者 张 强 通 讯 员 郭 晶 罗国金)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肾病 医院 院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