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关于痛风这些你知道吗?

2017年08月30日 09:49 | 作者:陈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新闻背景

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

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而且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约访专家

兰金初:北京市鼓楼中医院主任医师

黄建林: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主任医师

什么是痛风

兰金初: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因机体代谢功能异常引起尿酸排泄减少,或者尿酸产生过多所造成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常常会累及心脏。西医将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病因约1%~2%是由于酶缺陷引起的,而大多数无法阐明病因,痛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继发性痛风常常是由肾脏病、血液病以及化学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

痛风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

兰金初:尿酸是人类嘌呤分解的终端产物,尿酸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富含核蛋白的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属于外源性,约占体内尿酸的20%;二是由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谢而来,属于内源性,约占体内尿酸的80%。

目前西医已知的嘌呤碱或嘌呤核苷酸,是由肝脏中分解代谢而来。从中医的整体观认为痛风是痹证的范畴。它的病因基于两大因素,内在因素是由于人体禀赋不耐、肝失疏泄、脉络失养、久积越瘀;外在因素来自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变,或因服用无机化学药物导致药源性毒副反应,或因无机化学药物,或污染源无法排出体外而沉积于机体脏腑、脉络而发病。

黄建林:痛风患者中初次发作年龄一般为40岁以后,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研究发现20~30岁的青壮年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最高。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重要因素,且血尿酸浓度与痛风发生关系密切。根据临床数据,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痛风。

痛风患者常有阳性家族史,属于多基因遗传缺陷。肥胖、饮食和饮酒等均为痛风的高危因素,受寒、劳累、饮酒、高蛋白高嘌呤饮食、外伤、手术、感染等均为常见的痛风发病诱因,高尿酸血症患者上述因素需要多加留意。

痛风有什么表现

兰金初:痛风石除中枢神经系统之外,尿酸盐可沉积于任何部位,痛风石后续会扩大尿酸盐池,引起骨质侵蚀而缺损,同时导致周围组织纤维化和关节发生僵硬畸形。最常见于关节及其附近,如软骨、骨、黏液囊及皮下组织。90%的患者为中老年男性和5%的绝经后女性患者。70%以上的患者发作部位始发于耳轮和拇指关节,逐渐累及多个关节,如趾跖、踝、指、腕、肘、膝、肩髋、脊椎;还有少数发生在鼻软骨、舌、声带、眼睑、主动脉、心瓣膜和心肌。痛风石可以大如鸡蛋,也可以小似芝麻。病痛多在静态时的子夜发作,痛如刀割或咬噬样剧痛。

黄建林:多数痛风患者对于自己血尿酸偏高并不在意,出现关节疼痛红肿症状,多数采取不治疗或随意治疗的态度,直到痛风发作疼痛难忍,发作时间变长,才会赶到风湿科求助。这种情况下,痛风往往已到达中期,患者也就错失了最好的早期治疗时间。

可“治愈”疾病却难以“治愈”

黄建林:痛风完全可达到无药物临床缓解这一概念下的治愈,但由于患者治疗痛风的随意性、用药依从性差等常常错失治疗良机。多数医生和患者只重视痛风急性期治疗,忽略间歇期的降尿酸及并发症的预防。患者在痛风发作难忍时,会遵从医生的医嘱,采取正规治疗,坚持用药(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摒弃饮酒、高蛋白高嘌呤饮食等生活习惯。但一旦病情好转或痛风长时间未发作,多数病人便以为痛风已经治愈,无需再继续用药,又重新肆无忌惮抽烟、喝酒等。

在间歇期和慢性期间,患者要坚持进行降尿酸治疗,将血尿酸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服用相应降尿酸药物的同时,也需要预防性服用药防止血尿酸迅速降低诱发急性关节炎。

兰金初:痛风之疾,非一日之寒,由于现在人们过量摄入酒、肉、盐,加上大量食用含有激素的食物,以及滥用抗生素和化学激素的药源性伤害,导致机体正常代谢模式发生改变,免疫功能失调。造成痛风和无菌性骨坏死以及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猛增,而且在城市中的发病例明显趋于年轻化。

那么,我们治疗就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肿散结、调和脏腑气血为基本。“双虎通痹丸”虽然是专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特效药,但对“痛风”也很有成效。其实这两种病的治疗机理都是化瘀散结,通络止痛。这就是“异病同治”的道理。“双虎通痹丸”主要由血竭、元胡、重楼、刘寄奴、乳香、没药配制而成,患者可以将此处方各等份自行配制粉碎后装进零号胶囊。每日服3次,每次服8粒。痛风患者一般情况下服用3天就能显效,通常最好连续服用4周,以便巩固疗效。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痛风患者 发病 治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