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以法治凝聚发展共识

民主党派成员热议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

2017年08月30日 10:39 | 作者:张雯宁 胡珉瑞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为全面总结展示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变革和辉煌成就,8月18日至23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并在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

专题片一经播出,即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热议,亦引发了民主党派中的社会法制领域工作者的强烈共鸣,他们无不为我国近年来的法治进步感到振奋。本报记者进行了专题采访。

编者按

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全片共分六集,分别为《奉法者强》《大智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上)》《公正司法(下)》《全民守法》。该片以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以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成就为主线,内容涵盖法治建设主要方面,既有权威、严谨的理论阐述,突出思想性和理论深度,又有丰富、生动的案例故事,体现人民群众因法治进步而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法治中国”的实践意义

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因此,“法治中国”就必须牢牢把握法治建设和中国特色的结合。

“法治中国并不是法治与中国的简单组合,而是对法治政府、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关系深入思索的升华;是对社会转型、社会改革与法治关系深入思考的产物。” 民盟盟员、律师袁坤这样理解“法治中国”四个字的含义。

“如何消解法律视野外的权威是摆在中国法治化面前的历史、文化、理论和实践中的基本问题。”民革四川省委会副主委、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里赞认为这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

里赞对片中习近平访俄演讲时的画面印象深刻。演讲以“鞋子合脚”这一简明例子阐述了中国法治化必须坚持中国立场的观点。袁坤认为,这部专题片深刻阐述了这一立场的基本内涵,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维护人民主体地位的人民立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立场、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文化立场以及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国情立场。

为法治提供“中国方案”

“坚持中国立场的法治观的意义或许远不止于使法治中国化的推进更具可操作性等实践面相,其法治理论和模式创新的世界意义则更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里赞认为,评价当今中国法治建设,应该拥有更广阔的世界视野,去审视法治“中国方案”的意义。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唯有解决好法治问题,才能够让一个国家稳步走上现代化道路,反之,则会带来混乱和落后。中国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法治建设,能够给国家带来稳定和富强,这些经验,也必定给其他国家好的借鉴,为世界法治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民革党员、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葛友山认为,法治建设“中国方案”的一个前提,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必须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穿于依法治国的全过程。依法执政,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宪法法律框架内活动,依照法律进入国家政权、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共产党能够保证立法机关依法立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真正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对法治中国充满期待

专题片不仅带着敏锐的问题意识,阐述当下全面依法治国的症结,与此同时还展现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围绕树立法律权威而开展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充分体现了执政党通过宪法以达奉法者强的良苦用心。这也让受访的民主党派成员对法治中国的未来充满期待。

“在今后的法治建设中,要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灵魂,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塑造法治文化,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谈到对未来的期待,袁坤这样说。

同时袁坤还表示,见证了这五年来的建设成果,自己对中国的法治更加自信,在未来工作生活中,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自身素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增砖添瓦,大力推动我国法治化建设。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社会事件参与中、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则是葛友山对未来的设想。葛友山认为,法治中国的梦想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而且也涉及到党的领导、国家机关的运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法治中国 专题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