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我国油料自给率仅为35%,品牌杂、乱、多,委员专家呼吁——

走品牌之路助推中国油料做大做强

2017年09月07日 15:21 | 作者:李木元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武汉9月7日电(记者 李木元)9月5日,“强农兴邦中国梦•品牌农业中国行”活动走进武汉,期间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油料产业分会成立。记者从成立大会上了解到,我国油料自给率只有35%,绝大部分要靠进口,而且国产食用油品牌呈现多而不强的现状,委员、专家呼吁,走品牌化之路,加快推进油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高自给率的同时,将中国油料产业做大做强。


QQ图片20170907152200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朱保成(右四),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左五)为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油料产业分会揭牌。


中国是世界油料生产和消费大国。近5年来,按全口径计算,全国的油料年均总产量为5716万吨,油料种植业产业达4000亿元以上,种植业效益稳中有升。5年来,我国年均消费植物油达到3370万吨,人均年消费22.6公斤,消费水平保持持续增长,食用油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不过,湖北省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廖伯寿表示,当前我国油料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油料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油料进口不断增加,近5年年均进口油籽原料达8015万吨,占同期全球油籽贸易量的比例高达57%,而且每年还进口各种成品植物油合计700多万吨,油料自给率仅为35%左右。二是优质油料品牌品牌少,油料产品的营养保健品的缺陷进一步凸显,现有食用植物油的油酸含量不高、饱和脂肪酸含量偏高、营养成分不全等因素影响着食用油的安全性。三是国内油料生产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偏低,使国产油料总体上难于与国外竞争,进口油料冲击国内生产和市场的局面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显著改善。四是我国油料加工产品的营养价值难以保障,油料产品的消费缺乏科学的指导,消费者对优质油的内涵缺乏必要的认识,总体来讲,我国食用油总体消费过度。


QQ图片20170907152207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朱保成(左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种植基地参观了解野花生栽培情况。 


对于如何做大做强我国油料产业,廖伯寿建议,首先是提升我国油料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一方面大力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和集成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不断提高油料作物的产量水平以增加供给能力;另一方面推进主要油料作物高油酸等高端特色化品牌的创建,提升油料品质。其次是通过集成创新、推广全球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提高油料生产的效益和效能。此外,还要大力研发和推广油料产地加工技术,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从目前来看,我国油料产业重数量轻质量,重商标轻品牌,重销售轻信誉,致使品牌杂、乱、多,驰名品牌少;品牌寿命短,经久不衰的品牌少,尤其是缺乏国内外叫得响的民族品牌、国际名牌。品牌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油料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建议,创建油料特别是食用植物油品牌,需要在“创、维、宣”三个字上狠下功夫——“创”就是要创新加工产品;“维”就是维护品牌的信誉;“宣”就是宣传推介优秀品牌,做响品牌特色的文化内涵。

“把食用油品牌做响做大,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朱保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食用油名品牌 既要“创”,也要“推”:“创”就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龙头企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创建名优品牌;另外,加强品牌的宣传推广,引导公众选择健康的、营养价值更丰富的食用油。“科学研究已经表明,我国的菜籽油营养成分不比橄榄油差,有些指标甚至比橄榄油还好,通过加科学选用食用油的宣传引导,完全可以在国内打造比较有影响力的菜籽油品牌。”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油料 品牌 中国 产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