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品牌·人物品牌·人物

医学要严谨 也要创新

———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林健

2017年09月13日 10:31 | 作者:郝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一)

林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国内泌尿外科领域知名专家,据说,他每次出门诊都要穿戴整齐,每次手术都以饱满的精神出席,他认为“这是对患者的尊重,也是对医生这份神圣职责的敬重”。

林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林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据了解,林健的认真和严谨与他早期在日本冈山大学的学习经历有关。2005年他在日本冈山大学修学3个月,期间他不仅学到了具体的手术方式和方法,更学到了“不断学习”的精神。他说,日本的手术量不多,医生们每次手术后,都会聚在办公室,反复观看手术视频,琢磨思考,认真总结经验,增进学习质量。这也是林健多年来不断学习的原因。

“手术量不在多,重要的是把每一台手术都处理好,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医生。”林健认真的工作作风,使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到手术前一天,他就会对病人的情况做全面细致的评估,将可能发生的问题罗列出来,设计好应对方法,如果还没有有效的处理方式,就暂停手术。

曾经有一位患者,准备第二天手术,当天下午,他一一核对患者的病例和检查报告,反复斟酌后发现,所有的资料都没有任何问题,可他总觉得不对劲,又说不出是哪里有问题。较真的林健,又再一次核对患者信息,并向他的家属仔细询问是否吃过阿司匹林类抗凝药?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不放心的林健又要求患者将所用药物拿出来查看,结果这位患者被查出使用了拜阿司匹林(一种抗凝药)。

据林健说,术前服用阿司匹林等抗炎药物,会影响患者的凝血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手术极有可能出现血凝不住,引发生命危险。手术暂时被搁置。

“看似凭着一种感觉杜绝了一次事故,殊不知,这种感觉是几十年来认真学医、用心行医所得。作为一名医生,应时刻将患者放在心上,时刻不忘医生的使命,在学术的道路上永远追赶。”林健说,当年读书时,一直向往治病救人的医生职业,高考时如愿被北京医科大学录取,毕业后留院工作至今,他笑言自己不算优秀,所以无论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一直在追赶,“世上有走不完的路,每一步都有价值。”

(二)

据了解,林健是国内最早研究男性尿道修复重建的专家之一,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他一直推动着国内尿道重建领域研究的学术进展。他认为科研就是为临床服务的,这体现在尿道狭窄修复课题中。尿道狭窄一直是泌尿外科的难治疾病,由于缺损部位自体尿路上皮自主爬行修复困难,临床疗效一直欠佳,林健最初使用患者自身的口腔黏膜上皮替代尿路上皮进行修复,取得了一定效果,后来科研方向转到组织工程学,从设计、实验到动物体实践再到人体应用,这个过程虽然漫长而复杂,但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记者获悉,由林健领导的尿道组织修复课题多次获得国家级基金和北京市基金的支持,他在泌尿科关于手术方式、手术材料方面的探索可谓首屈一指,对复杂病症尿道狭窄的修复成果显著。

林健经常鼓励自己的学生大胆创新,他说“我们的医学不能总是跟在欧美国家的后面转,要有所提升和创新。”他认为,想要当一名好医生,除了治病救人,还要永不停歇地学习和探索。2015年,作为访问学者,他在美国南加州泌尿外科研究所参观学习了3个月,这次学习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世界泌尿外科强国的发展水平,也更加坚定了他持续学习不断创新的信念。他说“我们生活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工作于中国顶尖的医院和科室,不断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不断创新是我们义务。”

“医学是严谨的,但医学也应该活学活用。”林健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案例。据他介绍,有位70岁的老妇人,尿道与膀胱里长了良性肿物,已先后做了5次手术,膀胱挛缩导致患者频繁上厕所,以至于无法休息,备受折磨。林健经过检查并和患者沟通后,大胆采用了将膀胱整个切除的治疗方法。术后一个月患者来复诊,一见面就握住林健的手,感谢他让自己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林健说,这种非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不只是灵活创新,更是一种思维观念的改变。所以他也常常这样教导他的学生:“在诊断的时候,不能只考虑疾病本身的属性,还要考虑到患者的心理以及患者的生活状态,不要盲从于书本知识,要想着真正为患者解决痛苦。”

记者在住院处看到,林健名下的住院单有厚厚的一大摞,都是等待住院手术的病人。56岁的患者武景章(化名)说:“林大夫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我绝对信任他。”

林健对记者说“一个好医生不只是治病救人,他对国家和社会都有一份责任!”而要想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是,他发动自己周围的医生和朋友,联合相关单位和企业远赴山区义诊,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让更多的边远山区群众享受到好的医疗和救治。”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林健 手术 患者 泌尿外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