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在受感动中传播感动——采访陈莹丽事迹采访者

2017年09月13日 19:29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杭州9月13日电题:在受感动中传播感动——采访陈莹丽事迹采访者

新华社记者王俊禄、姜潇、林晖

26岁的陈莹丽是浙江乐清大荆镇镇安学校一名“90后”乡村教师,不幸罹患肝癌。然而,她毅然选择在讲台上走完生命的最一程,坚持讲完“最后一课”,将学生们送上中考考场,一个月后去世。她的事迹经过各类媒体的深入报道和广泛传播,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受众。

采访期间,新华社报道小组成员也被这样的精神感动着。有的凌晨4点半从北京出发,一直采访到深夜11点,即使身体不适也带病坚持;有的记者多次被感动落泪,“照片上的她越美,心就越痛”……带着这样的感动和感悟,他们采写了相关系列报道,在教师节期间向全国播发,引发了社会各界强烈共鸣。

乐清日报记者蔡甜甜是最早发现并报道陈莹丽事迹的媒体人。7月14日,她在乐清市城南街道采访移风易俗的典型中,发现了陈莹丽老师的事迹线索。翻开陈莹丽的手机相册,蔡甜甜看到的是一个纤瘦的女孩,戴着一顶红艳艳的帽子,冲着镜头笑得阳光明媚。随着采访越来越深入,蔡甜甜越来越感觉到这个单纯的姑娘身上,精神力量的厚重。

乐清日报总编辑俞佳友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也是该报此次报道的总指挥。这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动情地说,自己职业生涯中曾两次失声痛哭,一次是在汶川地震采访现场,二就是报道陈莹丽事迹时,他连续三个晚上在办公室熬夜改稿,写了哭,哭了写,一抬头才发现天已大亮。报社的连续报道,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在浙江大地,陈莹丽的故事传遍了各个角落。浙江省教育厅、团省委、省总工会等部门连续召开陈莹丽先进事迹学习座谈会,呼吁全省教师、青年、各行各业职工等群体向陈莹丽学习。

擦不干的是泪水,停不下的是掌声。当陈莹丽的父亲步履沉重地走向报告台,全场屏息了;当听到她强忍病痛坚守讲台,人们哽咽了……在温州、乐清、杭州等地,连续多场陈莹丽先进事迹报告会深深打动了与会者。

温州市主要领导在报告会最后总结时,说到陈莹丽的情况,突然停了下来,忍不住低着头哽咽,而后掩鼻哭出声来,前后持续了十几秒。台下先是片刻的安静,然后是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几乎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泪水。

从学生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陈莹丽的人生轨迹没有洪钟大吕般的壮阔,生活圈子也相对单纯。但这样一个平凡的生命,何以感动了亿万人?

采访陈莹丽事迹的采访者,大多有这样的思索: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命所剩无几时,会选择怎样度过这段时光?陪伴家人、出去旅游、完成心愿,还是坚守岗位?生命是如此脆弱短暂,而它的意义并不在于长短。陈莹丽老师选择回到讲台,教完这一届毕业生,她对教师职业的敬畏和担当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是什么支撑着她做这样的选择?从陈莹丽老师亲朋好友的述说中,可以感觉到,她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有一种非常执着的劲头,这种精神里有对梦想的坚守,也有家风的传承。

她的故事对整个社会有何价值?每个人在开始面对自己的职业时,往往充满干劲和期待。但日复一日,会累、会麻木,会厌倦。在想放弃的那一刻,陈莹丽的故事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当初作选择时,内心的激情和欢喜。那种初心和悸动,不应该被世俗羁绊,被时光湮没。

在浙江,近期接连涌现三位“最美‘90后’”。除了身患晚期肝癌仍坚守讲台的陈莹丽,还有勇救落水女子而牺牲的“90后”年轻协警朱津津,以及披荆斩棘、为两万用电户排除故障时不幸坠崖的电力工人张思远。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在基层一线从事艰苦工作、敬业爱岗,都有良好的个人修为和家风传承,尤其面对生死考验时,他们的责任担当让万千网友直呼“扎心了、流泪了、受教育了”。

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胡坚认为,这些“最美‘90后’”正经历从典型个案到群体现象的转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润物无声地浸入当代年轻人的基因和血液。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正走向前台,并在某些领域逐渐成为中坚力量。应当以这些优秀典型为载体,身边榜样作垂范,影响带动更多的人,让社会充满正能量。(完)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陈莹 莹丽 采访 感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