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砥砺奋进的五年>政协牵挂>图文报道 图文报道

见证怒江“精准扶贫”

2017年09月14日 11:28 | 作者:杜军玲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641 (2)

雾里村改造后的千脚楼犹如世外桃源

沿怒江前行,两边山高、林茂、草绿,从怒江索桥驶到对面的东岸,汽车沿着蜿蜒的“之”字形通村公路,盘旋在半山间,一路摇摆颠簸。对面山上“挂着”的方块田地和建在50度山坡上的民房遥相呼应。这就是云南省泸水县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干本村,全村251户村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18户,脱贫难度艰巨。本就狭窄不平的村路,因为两边都在建设新民居,堆满了沙石水泥,使村路更加难行。

641 (3)

泸水县干本村,50度山坡上的村子。

641 (4)

独龙江乡普卡旺村文面女肯国芳和丈夫在自家的灶膛上烧水。

村中的民居都是建在半山坡上,没有平坦的路,弯曲的石阶路连接着每户居民。汽车无法到达,几个村民正在用骡马组成的马帮队,一筐筐地运送着砂石砖瓦。“这里建民房,还是离不开马帮的。”正在忙着装沙的祝秀才告诉记者说,他家离这里不远,原来自己也在外面打工,一年下来也剩不下多少钱,再说家里老人、孩子又没有人照顾。这几年,国家对贫困山区的扶贫力度越来越大,好多山上居住的村民也都在政府的号召下集中搬迁到了一起,这样需要建房的户数越来越多。所以他回来利用农闲时用他喂养的牲畜帮助村民建房,运材料,赚工钱,忙时就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草果,条件慢慢也有了改善。能在自己的家门口用牲畜出工赚钱,又能兼顾养家和种植草果,显然祝秀才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641 (5)

干本村村卫生所内,和春燕正与母亲和玛妞忙着建村民的病历信息。

641

干本村,和春燕与母亲和玛妞建在村子里的母女卫生所是乡亲们健康的贴心守护。

因为下雨,本就狭窄的村路泥泞得没有下脚的路可以通行。村口低矮的三间旧木房前蹲坐着闲聊的老人,房间内光线昏暗,25岁的和春燕正和母亲和玛妞忙碌着,一个给村民开药,一个在为孩子听诊。这就是傈僳族村落干本村的卫生所。“现在村民看病也容易了,利用互联网手机,在村村通这个乡村医疗系统上,就可以轻松建档,查看病例和信息操作也方便简捷。”和春燕告诉我们说。放弃乡里卫生院的工作,和妈妈一起为这里的村民做些打针、换药和简单包扎等服务,虽然简单,但对村民来说必不可缺,能为乡亲们提供所需快捷的服务,和春燕和母亲感到很有成就感。

641 (1)

干本村新建的教室内村校校长周四波正在教孩子们用汉语和傈僳语朗读课文。

641 (6)

泸水县古登乡干本村小学的傈僳族孩子们在新建的小学校园内开心地游戏,虽然还没有标准的运动场地,但是孩子们的纯朴和天真依然不受条件限制。

走进村,孩子们的朗读声,从干本村新建的教室内传出来,打破了山村的宁静。村校校长周四波正在教孩子们朗读课文。远在山区,这里的汉语普通话还没有普及,课堂上需要用汉语讲解一遍,再用傈僳语重新叙述一遍。校舍内各地捐赠的电脑和图书摆满了办公桌和书架。周四波上网给我们演示了人教版的联网教材,他说,“村子虽然偏远,但是互联网让我们的教育方式并没有落后。”

641 (7)

干本村盖房搭屋还是要靠传统的方式,骡马驮运砂石。祝秀才和同乡在给修建房屋的村民运沙石。

汽车沿着怒江穿梭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雨季的峡谷风光绵延纵横,气象峥嵘。沿途你可以看到整个怒江几乎所有的乡镇和村落,坐落在江的两侧,有的建在江边,有的隐在林中和山坡上。千脚落地的房子,古朴简陋,散落在两岸山坡上,与村边开垦的“大字报”式的山地相呼应,组成一副绝美的世外桃源般的农耕画面。山间漂浮着的烟雾,怒江峡谷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幅绝色山水淡墨。

641 (8)

甲生村重丁小组的丰学京和媳妇在自家鱼塘边喂鱼。

“政府很支持我们围绕旅游做文章,现在村里做农家乐的就不少。”在丙中洛乡甲生村重丁小组,正在鱼塘和媳妇喂鱼的村民丰学京介绍说。这些年来这里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正在整修的滇藏公路会从村中穿过。“我们家也在筹划做农家乐,这个鱼塘就是在政府资金的扶持和帮助下,我们买了鱼苗建了鱼塘。吃自己养的鱼,做好农家乐,我们未来的日子不愁过不好。”丰学京媳妇抢着说。

641 (9)

面貌一新的少数民族村寨,成为旅游者休闲的好去处。

怒江不缺少美景,被称作“傈僳之根”的怒江石月亮、“瑞士田园风光”的雾里村和动人心魄的“怒江第一湾”等一大批美景散落在怒江边。素有见证“独龙族活化石”的文面女等美丽的自然山水和人文历史更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也是云南待开发的“王牌”资源。这里积聚着怒族、傈僳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和风情独特,秋那桶村、雾里村等改造后古老的千脚楼,更是来到这里的游客喜欢体验的好住处。既感受了原生态,又为这里的百姓增加了收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长纳云德介绍说,如何让世人了解怒江风情,打造最美怒江,提升旅游优质资源,让住在村寨少数民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待游客,一直是州政府这几年思考和工作的主题。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见证怒江 “精准扶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