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宋庆龄故居开放35年,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去年达20万人次

​老而不旧的“活态博物馆”

2017年09月15日 11:18 |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滨海胡同街边的理发匠,娴熟地为老人围上长袍;垂钓者向波光粼粼的后海水面抛下闪闪的鱼钩……周末的后海北沿忙碌而有序,骑着共享单车的年轻人穿梭在柳条间,寻觅附近的好去处。当经过宋庆龄故居时,许多人都会停下步履,用崇敬与好奇的目光向里面望去。

北京的名人故居多,但往往游客鲜少,流于沉寂。而宋庆龄故居内却是游客络绎不绝,去年参观量突破了20万人次。这一方空间自1982年起正式对外开放,35年间,实现了向“活态博物馆”的成功转身。

“时代小先生”在为游客讲解。

“小先生”展大身手

每逢周末,或是寒暑假,踏进宋庆龄故居的人们都会邂逅一景:在嶙峋山石与亭台楼榭间,不时闪过一个个身披红色绶带的小小身影。这些年龄在8岁至14岁之间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时代小先生”。

上世纪3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首次提出“小先生制”。抗战时期,他创办学校,选拔有特殊才能的难童,培养“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即知即传的小先生”。上世纪40年代,宋庆龄通过中国福利基金会亲自组织“小先生”运动,数十年如一日关怀少年儿童的成长。自2010年初开始,宋庆龄故居以北京部分学校作为试点,开展“时代小先生”计划,选拔和推荐优秀学生参与到公益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中来。

“这个小客厅是宋庆龄奶奶会见国家领导人和友人的地方,东南角柜上的绢花花篮是邓颖超奶奶送的,宋奶奶曾指示秘书永远把花放在那里……”游客循着“小先生”的指向望去,屋子里的每一个摆件似乎都有了新的生命力。在庄重肃穆的宋庆龄故居内,活泼可爱的“小先生”们搭起了游客与历史交流的桥梁,更点亮了故居内的参观气氛。而在他们稚嫩的讲解中,参观者触摸到嶙峋山石与楼台亭榭背后不凡的历史轨迹。

对于略微羞涩、不敢上前的“小先生”,宋庆龄故居社会教育部讲解员沈斌总是帮忙招呼游客,温柔鼓励“小先生”勇敢表现。七年来,她一直从事“时代小先生”的管理培训。“这个是曹悦歆,那时才五六年级,一开始非常内向,后来给游客们讲解时落落大方……”打开“小先生”们的工作存照,沈斌对一个个“毕业”的“小先生”都留有深刻印象。而时隔数年,有一位妈妈曾告诉沈斌,已在国外读高中的女儿对“小先生”岁月一直念念不忘。

如今,北京“时代小先生”示范校已拓展到30所。宋庆龄故居社会教育部主任李雪英透露,今年开始,“时代小先生”示范基地向海外拓展,新西兰路易·艾黎中文学校已成为宋庆龄基金会首个时代小先生海外示范校。

编辑:杨岚

1 2 3

关键词:故居 宋庆龄 游客 活态博物馆 宋庆龄故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