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杨芳:打造富有活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圈

2017年09月18日 14:31 | 作者:杨芳 |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 

作者:中南大学创新与创业教育办公室主任、教授,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秘书长 杨芳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近年来火遍神州大地的一个高频词,更是催生了无数奇迹的一项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日益成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活力之源、动力之源。大学作为国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主阵地、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来源,肩负着推进创新创业的重要时代使命。大学生是高素质群体,是全面推进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创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如何优化整合资源,推动政府、社会、企业、高校等多方面加强协同性,打造富有活力、良性循环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圈?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dn_548914de9d809

湖南高校毕业生

创业率低于全国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为产业结构和创业方式带来新的变革。全国各地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高度重视,已基本形成了政府促进创业、市场驱动创业、学校助推创业、社会扶持创业、个人自主创业的生动局面。我省先后出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引导一批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

但数据显示,我省2016届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仅有1625人,只占31万就业总人数的0.52%。而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消息,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已达到3%,超过发达国家1.6%的平均水平。在我省创业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创业扶持机制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相对滞后?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阻碍我省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就学生个体而言,对创新创业有意愿、有热情,同时又存顾虑、怕风险,缺乏跨出第一步的勇气,信心不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现实尤其是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衔接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创业启动资金不足、精准服务落地不到位,仍是制约更多大学生投身自主创业的“瓶颈”。已经创业的学生则渴望政府、社会提供更多有效的实质性支持与服务。

大学生创新创业

“低热度”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引导、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仅是高校的重要工作,更是各级政府、企业乃至全社会的责任。当前,在我省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低热度”的背后,是政策、技术、资本等各类资源要素向大学生创新创业集聚的程度还不够,主要体现为:

一是相关激励机制、保障性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二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结合不紧,“教、学、用”与实际需求脱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不足,实践平台短缺,服务区域发展的功能须进一步增强;

三是创新创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主要靠政府,社会资本的跟进投入匮乏,信贷支持力度不够,创业投资渠道单一。相关部门指导帮扶不到位,未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精准帮扶机制;

四是在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高校、社会力量和学生群体参与度不足,未能充分反映大学生群体的意见和需求。相关支撑平台建设与现实需要有较大差距,产生了政策难以真正完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因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执行相关政策动力不足、合力不够。

编辑:位林惠

1 2

关键词:湖南 高校 毕业生 大学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