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破解“大城市病”的中国探索

2017年09月19日 09:25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题:破解“大城市病”的中国探索

新华社记者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但过犹不及,过度的人口资源聚集,带来宜居度和各种边际效用下降,问题由此而生。

2011003

21世纪的北京,繁华前所未有,却受到“大城市病”的困扰。首都变“首堵”,北京人口过度膨胀,雾霾天气频现,交通日益拥堵,房价持续高涨,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北京集聚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把脉问诊、开方抓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为治理北京“大城市病”望闻问切、全面谋划,推动破解“大城市病”的中国探索。

打蛇打七寸,抓要抓关键。“要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调整和弱化不适宜首都的功能,把一些功能转移到河北、天津去,这就是大禹治水的道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直面问题中破解难题,习近平总书记跳出一城一地的局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用更加宽阔的视野和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治理和发展的问题,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布下疏解整治和协同发展的大棋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国际经验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基本都用“跳出去”建新城的办法;从我国经验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有力推动了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北京正面临一次历史性抉择,从摊大饼转向在北京中心城区之外,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载地,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也是京津冀区域新的增长极。疏解促进发展,发展助力疏解。循着这样的思路,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设立雄安新区,习近平总书记把破解“大城市病”变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契机、新动力。

千年大计谋长远,需要做好疏解和承载的大文章。治“大病”要有“大手笔”。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产业疏导、市场搬迁、人员分流、环境治理、公共服务建设等方方面面。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给城市划出发展底线和生态红线,才能实现减量集约的发展目标。几年来,北京制定实施了严格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北京城六区常住人口已经出现拐点,北京单中心过度聚集的现状正在改变。同时,把雄安新区作为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培育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让“两翼齐飞”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崭新格局,必将为三地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必须完成瘦身与健体的硬任务。积极消肿、主动瘦身才能身轻体健、活力满满。随着严把准入关口,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规模扩张态势进一步扭转。数据显示,北京市从严调控的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2016年新设市场主体数下降明显,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未列入禁限目录的金融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服务业同比显著上升。“三降三升”表明通过疏解功能做“减法”,北京正步入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新通道。有“舍”才能有“得”,在发展理念上,舍速度,得效益;在产业选择上,舍低端,得高精尖;在产业调整疏解和布局上,敢于舍局部和眼前利益,努力得京津冀长远发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城市病”不是一天形成的,但只要理念对头、方法对路,辩证把握“三舍三得”关系,坚定不移走下去,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完全可以探索走出一条减量发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城市发展新路子。

内为之城,日中为市。从最初的聚居地交易场到如今的现代化大都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从未改变。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7.35%,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才能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正在进行中的中国探索,将为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蹚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为人类破解共同面临的“大城市病”提供有益的中国方案。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城市 发展 北京 大城市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