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就诊几分钟候诊几小时 儿科资源短板待补齐

2017年09月22日 11:03 | 作者:申少铁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儿科医生流失多

儿科不是“小儿科”,接诊患儿时,需要医生有更好的判断能力和沟通能力

家住河北保定的4岁患儿小尧咳嗽了一个多月,吃了消炎药也不管用。为了让小尧得到更好的治疗,妈妈王女士带他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该院呼吸科主治医师郭琰接诊了小尧。

小尧由于年龄小,不会表达,就诊过程中都由王女士来描述病情。郭琰用听诊器测小尧的心跳和呼吸情况,诊断病情为哮喘,左眼患有轻微的结膜炎。郭琰给小尧开了一些药物,并向王女士介绍哮喘的症状特点和未来的治疗要求。

王女士拿到药又带着小尧回诊室。原来,郭琰开的药中有一种气雾剂叫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患者未经医生指导都不知道怎么吸。郭琰要小尧拿着比鼻烟壶稍大的小药瓶先模拟吸一次,看是否正确。果然,小尧的吸入方法完全错误。

“吸药之前先尽量把肺内的气体呼干净,吸气的时候要用力而且连续,有一定的爆发力。吸气完毕后不要着急呼吸,憋气尽量长一些,给药物一个沉降到小气道的时间。”郭琰说,如果吸药方法不对,药液不能很好地到达肺部,治疗效果会打折。郭琰接过小药瓶,亲自示范。然后,他又建议小尧按照正确的吸入方法再练习两次。

“回家的时候一定要按正确的方式吸药,不然药都浪费了。这么小的一瓶布地奈德价值170多元。”郭琰说。王女士不断点头,表示回家一定好好盯住儿子用药。

“儿科不是‘小儿科’,接诊患儿时,需要医生有更好的判断能力和沟通能力。”杨健说,很多人认为儿科很简单,其实不然。儿科又称“哑科”,因为患儿表达能力差,有的患儿只有几个月大,病情的描述几乎全靠家人。儿科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复杂程度不亚于成人,有很多成人疾病在儿科也有,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但很多儿童的病,成人不一定会得,比如一些复杂的先天性罕见病,这对儿科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给儿童看病最大的风险,是一些很重的病没有看出来。”秦炯说,儿童很多重病的症状表现跟常见病差不多,比如咳嗽、发烧、疱疹等。例如夏秋季节儿童容易患细菌性痢疾,很简单的病,但是有10%的患儿是中毒型的,发病症状是抽风、休克、高烧,没有痢疾的症状,如果24小时内不能及时正确救治,死亡率在50%以上。如果医生经验不丰富,很难想到是中毒性痢疾。这种痢疾很容易治,患儿注射或者服用抗生素,很快就能康复。“关键是这种痢疾一开始没有腹痛腹泻的症状,所以考验着医生的判断力。”秦炯说。

每天早上7点半,郭琰就赶到病房,查看患儿的状况,与家属聊聊病情;下午六七点才下班,开车到北京东四环附近的家将近8点,如果遇到堵车会更晚。“患儿太多,加班是常态。晚上回到家吃完饭,儿子都准备睡觉了。”郭琰表示,儿子上小学一年级,自己从来没时间去接送,也没时间教儿子看书学习,这些都由妻子完成。“尽管儿科很忙,但收入相对较低,有很多儿科医生都辞职转行了。”郭琰说。

“儿科医生的收入,确实不如其他科室的医生。”秦炯说,按照工作量来算,儿科医生的付出更多,但回报太少。同样是看病,儿科医生需要花更多时间哄孩子,控制孩子情绪。

《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基础数据)》显示,最近3年,我国儿科医生流失人数为1.43万人,占儿科医生总数的10.7%,其中35岁以下医师流失率为14.6%,占所有年龄段医师流失的55%,综合医院的流失率远大于儿童专科医院的流失率。(记者 申少铁)


编辑:李晨阳

01 02

关键词:儿科医生 儿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