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强巴央宗:扎根西藏30多年 潜心科研

2017年09月22日 14:26 | 作者:喻思南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重要的是做出帮助农牧民的成果,和学生一块成长

留在西藏,强巴央宗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身处高原,相比内地,做科研首先需要克服困难。“在高原上工作,不仅人会缺氧,有时候设备都会‘缺氧’。”强巴央宗说,“为获取研究数据,我们经常要给动物做血液流动测定实验,但测定设备到海拔3500米以上,启动都很困难。”

西藏是我国主要牧区之一,但畜牧科研相对落后,相关的项目支持较少。缺少预算,强巴央宗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

在有限的条件下,强巴央宗尽可能把研究做得更好,并逐渐开拓了西藏的畜牧研究领域。虽然有些困难,但她一直很乐观,认为重要的是做出帮助农牧民的成果,和学生一块成长。

30多年来,不论多忙,强巴央宗始终在教学的第一线。她在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时,还承担《动物遗传学》等本科生基础课程。她的想法是:“一堂本科生课有几十个人听,每年能培养几位研究生人才,只要能坚持下去,西藏科研后备人才队伍就会慢慢壮大。”

在学生眼中,强巴央宗很热心,教知识总是倾囊相授;而她本人,也享受和学生交流的乐趣。

2013年,一位学生在课间主动找强巴央宗表示很想申请“大学生创新计划”,去完成一个发酵改善小实验。当时正好这个实验能够和她手头的一个项目对接上。她就鼓励这位学生去找文献进一步完善想法,同时手把手指导他写申报书、申请经费。最后,在强巴央宗的指导下,这位学生顺利地完成了这个项目,现在也成为很好的科研苗子。强巴央宗的学生毕业后,很多都成为西藏各地农牧业的骨干人才。

“现在的年轻人知识面丰富,敢想、敢做,经常有很好的想法,未来肯定超过我。”强巴央宗笑着说。

“在西藏培养少数民族科研人才任务依旧紧迫。”强巴央宗说,“藏区文化教育水平还不太高,加上语言的差异,老师们要在汉藏语之间切换,学生培养难度比较大。”

强巴央宗说,西藏农牧学院的老师们都很努力,希望提升西藏教育水平,为民族地区发展培养人才,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缩小和内地的差距,甚至要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

如今,强巴央宗已经到了快退休的年龄。“我希望不丢下教育学生的工作,继续指导研究生,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奉献点余热。”教学生,是她为自己退休生活设计中的一部分。

我觉得自己算是一颗科学的“火种”,能帮助孩子们人生出彩,我很知足

强巴央宗做的是藏猪和藏鸡的遗传育种研究。当时,牦牛和藏羊是研究热门,选定藏猪和藏鸡作为研究对象,她有自己的想法。

“藏东南地区几乎每户农牧民家里都会养藏猪或藏鸡,和生活密切相关,但相关的研究却很少,我的研究能填补这块空白。”强巴央宗说。

畜牧养殖,看上去“土”,其实却有着很高的科技含量。以藏猪为例,西藏林芝地区的养殖历史很久,但当地人并没有把它当商品经营。

传统粗放的养殖方式,使优质的种质资源难以传承,更没法规模化养殖。强巴央宗带领团队在藏猪和藏鸡的生活习性、生长规律、保种育种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物种的遗传育种研究,也给农牧民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向牧民推广这些技术的过程中,强巴央宗吃了不少苦头。

“一些牧民观念比较保守,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技术很难。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需要到牧民家做好多次工作。”强巴央宗说。

比如,因为是无偿使用,一开始强巴央宗认为,向牧民推广研发的品质优良、高生长性、高繁殖性的藏猪苗会很顺畅。可结果是牧民不接受,并反问:“你们的猪苗外表和我母猪产的小猪没什么两样,为什么要用你的?”

强巴央宗磨破嘴皮,反复给牧民算账,新品种的猪苗以后一窝能生7—8头小猪,而家里的母猪只能生2—3头,这样一年下来能多赚多少钱。牧民们这才勉强试用。更麻烦的是,一些牧民住在山上,车只能开到山脚下,强巴央宗和团队只能一头一头地把猪苗扛到山上。

还好,让她欣慰的是,推广两三年后,牧民看到确实有好处,现在都是主动打电话过来买猪苗。

这些年,强巴央宗不少时间都要往基层跑,她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也离不开这片土地。虽然,在夜空下,看到茫茫的山脉,她有时也会设想自己倘若在山外的大都市,生活将会怎样。

“有时候,我想如果在内地,我可能会是一位还不错的研究人员。但在这里,我觉得自己算是一颗科学的‘火种’,能帮助藏区的孩子们人生出彩,我很知足。”强巴央宗说。

编辑:位林惠

1 2 3

关键词:西藏 科研 动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