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黎智洪:构建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

2017年09月22日 15:36 | 作者:黎智洪 | 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 

作者: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黎智洪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格局的改变和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抢占新一轮经济竞争制高点和增长点的核心力量。就当前重庆经济形势而言,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大战略抉择。

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但技术创新离不开技术创新扩散。技术创新扩散是指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的传播、采用的过程。正如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言,“没有技术扩散,创新便不可能有经济影响”。技术创新扩散不仅关系到技术创新项目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能影响到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其它产业,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实现整体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在激励技术创新扩散上具有无法克服的功能性缺陷,企业扩散技术创新的意愿不足,造成技术创新扩散缓慢,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不明显。因此,技术创新扩散不能完全依赖市场机制,政府在引导与激励创新扩散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成长阶段,技术创新扩散相对缓慢,面临潜在市场空间巨大与现实市场空间拓展艰难的共性问题。为此,立足于补偿性激励措施,建立政府主导的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应成为当前重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

营造财税支持环境

建立技术创新扩散财税激励机制

技术创新扩散需要企业投入大量额外资金,但预期效益并不确定。因此,许多企业考虑到企业承担成本问题,对技术创新扩散没有强烈的意愿。政府需继续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努力创造出良好的技术创新扩散财税环境。一是出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税政策措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税收优惠、贷款审批、用水用电等方面实施差别化政策,在物资、运输、供销等环节为这些企业提供便利条件,确保技术创新动力源泉通畅,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向其他产业扩散。二是建立持续稳定的技术研发经费扶持体系。2016年,重庆研发(R&D)经费支出约3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7%,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重庆战略性产业发展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因此,亟需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的扶持经费增长率持续上升,通过发布重大招标攻关课题,突破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核心技术障碍,不断扩大技术创新的溢出效益。三是继续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专项基金,通过运用研发经费补贴和财税扶持等手段,以政府产业政策为导向,吸引社会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创新使用各种融资模式,重点投向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股权投资机制,建立具有重庆地方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公司,汇聚大量创投基金并将其引入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

整合多种要素资源

建立技术创新扩散环境友好机制

技术创新扩散不仅依赖于技术本身的创新与突破,更依赖于友好的技术扩散环境。重庆地处西部,在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和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技术创新扩散,迫切需要做好超前谋划、系统布局,不断改善技术创新扩散的软硬环境。一是加强基础配套硬件设施的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如新能源汽车中的充电桩,是技术创新扩散的基础。当前,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前端技术“扎堆投资”,后续基础设施不配套的“堰塞湖”现象,亟需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及时建设相关配套设施,清除创新技术扩散障碍。二是建立多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机构以提供真实、科学、准确的技术创新信息为己任,克服了创新信息扩散中人际交往的随意性,也可以作为中介方参与供需主体的谈判,通过对技术的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做出客观评价,直接促成技术创新扩散的供需主体快速达成协议,成为技术创新扩散的催化剂。三是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机制。依托核心企业,积极打造重庆通信设备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力推行产业链垂直整合模式,突出重点,分类推动,抢占先机,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形成主导产业转换机制、高成长带动机制、关联波及机制,推动低端产业转型升级走向高端。四是完善“产学研用”对接与合作机制。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突破壁垒,理顺重庆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等主体关系,调动各方优势和积极性,实现产学研用的“无缝链接”,推行合作研究、合资生产、合作生产等多种技术创新及其扩散联合方式。

创新人才开发体系

构建技术创新扩散人才激励机制

科技人才是技术创新及其扩散的主体和根本。如果没有真正重视知识及知识的载体——科技人员,没有及时转化科技人员的人力资本为股本,没有建立完善的科技人员激励和约束机制,战略性高新产业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相比,重庆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最大的劣势就是科技人才的缺乏。为此,迫切需要建立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为技术创新及其扩散提供人才保证。一是创新产权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科研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充分保障科研人员创造性劳动成果的价值,建立技术激励资本化、资本承认产权化、产权承认股权化、股权承认期权化、期权承认制度化的产权激励机制,保障科研技术人员以科研技术成果安身立命,从技术创新扩散中获益。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鼓励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面向生产实际,加强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改革科研人员晋级和职称评定制度,把从事成果应用推广工作的成绩纳入评定指标,激发人才对技术创新成果扩散的热情。三是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引进和培育一批掌握国际技术前沿、熟悉专业技术、能够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所需的专业人才队伍。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技术 创新 激励 机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