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少数民族非遗要保护,也要发展

——青海民和县三川地区非遗考察纪实与思考

2017年09月25日 10:54 | 作者:张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9月2日至6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政府承办的“我们的节日·土族纳顿节”在青海举行。土族纳顿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农历七月二十日延续至农历九月十五日,历时63天,其中“跳会手”、跳面具舞、跳“法拉”(巫)等,带有土族独有的民族特色与人文风情。本报记者随中国民协考察团赴青海民和三川地区实地考察土族纳顿节及其他非遗项目,就以土族纳顿节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现状、难点、保护与发展等话题,采访了考察团的一些专家学者,以期为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土族纳顿节中的会手舞

土族纳顿节中的会手舞

中国民协的学者们正在采访土族纳顿节的代表性传承人徐秀福

中国民协的学者们正在采访土族纳顿节的代表性传承人徐秀福

纳顿,土族的“活”文献

在民和三川地区鄂家村的活动广场上,伴随着锣鼓声声,由数十位老中少三辈人表演的会手舞开始了。走在最前列的老人们身穿白袍青褂,头戴草帽或礼帽,手握红扇和木制兵器,在锣鼓伴奏下,按照太极图的形式弓腰挥舞,转动自如,舞姿轻盈。锣鼓手们头戴红缨帽,身穿长衫,边起舞边敲锣打鼓,起落自然,动作优美。还有旗手,边踏步边挥动标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字眼的彩旗。队伍一会排成一字长蛇阵,一会排成二龙戏珠阵,一会“蛇蜕皮”“龙蜕骨”……远远望去,好一派喜庆热闹的景象。跳会手舞,是土族纳顿节“正会”(纳顿节分“小会”与“正会”)的重要环节。走近细看,当空烈日下,队列的每个人都已被晒得满脸通红、大汗淋漓,不管老少都认真地踏着鼓点锣声重复着每一个动作,完成每一个细节。

近日已连续考察了多个少数民族节日活动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张志学对此感慨良多,他说,每个民族的群众都对本民族的节日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每个节日活动中都能深切感受到他们对本民族节日的重视与热爱,由此可知,百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多么热烈与迫切。这也足以证明,多年来中国民协的工作者、学者们努力“唤醒”与恢复“我们的节日”是非常有必要的。

土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青海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该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等地。而纳顿节,则是民和三川地区土族为喜庆丰收所特有的民俗活动。“纳顿”是土族音译,和蒙古族“那达慕”的含义一样,都有“娱乐”之意。

已72岁高龄的民和县纳顿艺术研究会原会长徐秀福是土族纳顿节代表性传承人,他虽然已经退休,但民和县每年的纳顿节都少不了他的组织与策划。他说,纳顿活动源远流长,元末明初已经出现,其初衷是庆祝军队胜利,后随着军队在民和地区常住进行农耕生产,逐渐从庆祝军事胜利转变成庆祝农事丰收的庆典活动。“纳顿举办的日期正是金秋季节,硕果丰收,可见纳顿节同三川农村的重要农事活动具有密切联系。”徐秀福表示。

在纳顿表演中,除了跳会手舞外,表演傩戏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有一种傩戏就叫“庄稼其”,是一个喜剧、舞蹈相结合的节目。其中有这样的对白:“千买卖,万买卖,不如地里翻土块。庄稼人务农为本,五谷粮食宝中之宝。”“万民百姓,以食为天,守本务农,富国养人。你们要安心务农,传授子孙。但愿春种一斗,秋收万石。”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农村生活的泥土气息和土族人民勤劳朴实的品质,是研究土族从游牧文化演变发展到农耕文化的重要资料。

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往往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紧密相关。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吉美桑珠长期从事土族非遗研究,他指出,纳顿节涵盖了军事、历史、政治等多方面内容,包含着土族的来源历史与民间文化,是研究土族的“活”文献。

编辑:杨岚

1 2 3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遗 少数民族非遗要保护 三川地区非遗考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