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中国直升机从落后走向领先:复合材料100%国产化

2017年09月27日 07:38 |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直升机产业:从“望尘莫及”到“并驾齐驱”

十年弹指一挥间,“千年瓷都”景德镇如今有了新的名片:中国直升机研发制造正在这里变大变强。

中国直升机走向领先

2008年,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灾区上空飞行的几乎全是进口直升机。不是中国直升机不想参与救援,而是实在能力不足。这一尴尬局面,让中国的直升机人大受刺激。

“当时,我们的国产飞机,根本没有条件进入灾区,技术要求远远达不到,不敢飞高原、不能飞复杂天气条件、不能飞冻雨。”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研究所(也称中国直升机研究所)总设计师邓景辉告诉记者。中国直升机研究所是中国直升机研发的摇篮,目前国内所生产的大部分直升机机型,均由该所研发。知耻而后勇,从那时起,中国的直升机人开始发奋图强、奋起直追。短短10年间,研发生产能力获得了飞速提升。

一项项核心技术被突破、一个个型号横空出世、一架架飞机投入使用。中国直升机不仅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还一步步走到了世界前列。目前第三代技术已经成熟,并形成了系统生产保障能力,最新一代第四代技术研发生产能力也逐渐趋向稳定。凭借12大系列、50多个型号,中国的直升机制造已经跻身全球七大直升机制造商。

不久前,在中俄空军“航空飞镖-2017”国际军事比赛中,由中国直升机研究所研发、中国航空工业昌飞公司制造的直-10型武装直升机,一举战胜航空强国俄罗斯的两款新型直升机,获得武装直升机第一名,凸显了中国直升机产品的水平。

“可以说是从当时的‘望尘莫及’达到了现在与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的水平。”中国直升机研究所所长洪蛟如此评价,“在一些关键领域,中国人正凭借自己的智慧实现超越。”

自主创新是唯一出路

从需求侧来看,近年来,国防领域自不必说,其它各行各业对直升机的需求量都在增加。直升机在中国的用途非常广泛,民用领域更是潜力巨大,除了救灾、减灾、测绘测量、医疗救护等领域广泛应用,还有更多的领域可以拓展。

单单以救援为例,中国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所发生的地震、火灾等事故,对直升机有大量的需求。美国目前服役的直升机超过1万架,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直升机的保有量目前还不足千架,个人拥有直升机数量更少,应用潜力巨大。尤其在民用领域,随着国家对通航产业的支持政策出台,其万亿元规模等待开发。因此,中国发展自己的直升机产业显得更为迫切。

由于技术落后、产业基础薄弱,起初,中国的直升机人也曾想通过进口、合作的方式发展自己的直升机产业。但是这条道路却充满坎坷。直升机技术属于军民通用技术,对于这类产品,航空强国美国只对中国出口落后机型,其核心技术则直接采取“封锁”“禁运”手段。因此想要从外国进口技术,走传统吸收再创新道路,几乎没有可能。

中国的直升机也曾尝试与欧洲某国家合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突破,比如中国另外一个直升机制造基地——中国航空工业哈飞公司就曾与该国一家公司合作研发了一款民用机型。但事实证明,要想通过合作获得核心技术,这条路走不通。掌握着核心技术的外国直升机公司对核心技术绝对保密。他们要的只是中国的市场,中国很难从他们那里获得核心技术的转移。

哈飞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广朝告诉记者,与国外公司的合作经历,也让中国的直升机人更加坚信: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发展中国的直升机工业,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作为中国直升机核心技术突破难点,旋翼防除冰技术最先得到解决,这让中国的直升机实现了全疆域覆盖。当年在汶川地震中,正是受制于这项技术,中国的直升机连3000多米的海拔都飞不上去。如今,中国自主研发的机型最高甚至可以飞到9000米高空。10年间,数字式电传飞控、震动主动控制、无轴承旋翼等最先进的直升机技术,也先后被攻克。

建立完整的制造体系

现如今中国直升机已经实现了复合材料100%国产化,整机生产能力快速提升,是“十一五”初期的三倍。

光有研发能力还不够,要想实现量产,还必须有能够配套的整机生产体系和管理能力。

作为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首批示范单位,在中国航空工业昌飞公司的旋翼系统智能制造车间,记者参观了其全自动化生产车间,整个厂房几乎不用人工操作。一个个零件在生产线上自动移动、拼接,最终形成产品,送往生产线,一气呵成,非常流畅。

中国航空工业昌飞公司董事长周新民说,这一智能生产线的投入,让旋翼制造效率更高、质量更稳,为整机生产提供更多的保障。这是昌飞公司直升机生产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的一个缩影。

昌飞公司在10年前的生产能力还很弱,有时候一年仅能造出几架飞机,整个制造体系很不完善,很难实现批量生产。如今昌飞公司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产体系,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人还是那些人,生产任务却翻了几番。除了大量使用信息化技术,公司的科学管理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据周新民介绍,目前在昌飞公司,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基本形成干部职工创造多大价值,就能得到相应激励的局面。

在昌飞公司的一个厂房外,十几架刚从生产线下来的直-10、CA313飞机一字排开,等待着业主的验收,这些飞机将护卫中国的国防,服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在一架直-10飞机前,周新民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谁能想到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直升机居然有如此大的进步。而在中国直升机研究所的展馆里,所长洪蛟则将眼光投向了中国直升机的未来:怎样飞得更快、怎样更加隐蔽、如何噪音更小……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先进的一代直升机将从这里诞生。(孙喜保)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中国直升机 复合材料 100%国产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