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农村“留守老人”更需精神赡养

2017年09月29日 14:43 | 作者:汪昌莲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日前发布《中国农民需求调查报告》,从信贷资金需求、生活保障需求、文化娱乐需求、精神情感需求等多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农民的需求情况。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子女在外打工的留守老人占受访者总人数的55%。在这些留守老人中,43%的人希望子女在节假日能回家探亲,26%的人希望子女每个月能回家一次。(9月28日《工人日报》)

据民政部统计,目前我国的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留守老人数量已近5000万。另有数据显示,43%的人希望子女在节假日能回家探亲,26%的人希望子女每个月能回家一次。这组数据,表达了留守老人内心的呼唤:“孩子,打工赚钱再来,节假日也要回家看看!”面对留守老人的亲情诉求,不知子女心中是何滋味?问题是,这种亲情苦戏,将在今年中秋、国庆节持续上演,令人揪心。有的打工子女不回家陪父母,也许是路途遥远乘车不便,也许是节假日要加班分身无术,也是是经济拮据......但纵然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子女经常不回家陪父母,就是一种不孝。

诚然,社会上的关爱能让留守老人备感幸福,但老人最需要的还是儿女的亲情呵护,而亲情呵护不仅仅表现在对父母的物质生活保障上。不要以为每月按时寄几个钱,隔三差五地给家里打一个无关痛痒的电话,就表示儿女尽了孝,父母就心满意足了。殊不知,留守老人由于年龄、身体的原因,出门少,接触人也不多,有些老人整天对着电视看,有些老人躺在床上发呆。由于长期感到寂寞又不能排解,不少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特别是在节假日,老人们尤其感到孤独和无助。

不可否认,每逢节假日,人们更关注那些打工子女“恐归”,诸如交通压力、过节开支、盘问收入、酒局鏖战、父母唠叨、经济拮据......等等,这些问题,成为打工子女“恐归”的借口,也成为人们同情和理解他们“恐归”的理由。然而,人们却忽略了节假日期间留守老人的境况和感受。事实上,由于打工子女节假日不回家,老人难以排解精神上的空虚和寂寞,有的患上了“节假日综合征”。换言之,只有打工子女节假日回家,才是根治留守老人“节假日综合征”的灵丹妙药。

可见,我们在保障农村留守老人基本生活的同时,更应注重对他们的“精神赡养”。打工子女节假日回家,除了遵从亲人团聚的习俗之外,更多的是向父母尽孝。而尽孝主要表现在:将父母从繁重的劳动和家务中解脱出来,亲手为他们准备几顿丰盛可口的年饭;多与父母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陪父母去医院检查身体,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这些都能让留守老人们心情舒畅,排解孤独寂寞。所以,在节假日,除了要营造一种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之外,打工子女更要常回家看看,因为这才是送给留守老人最好的礼物,也是他们最想要的。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老人 子女 留守 节假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