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渤海湾畔听新潮——天津滨海新区五年新变

2017年10月07日 16:54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天津10月7日电题:渤海湾畔听新潮——天津滨海新区五年新变

新华社记者

金秋时节,滨海新区叠翠流金。从初创期迈进中兴高潮期,这个经济总量率先破万亿的国家级新区,一如丰收的十月,硕果累累。

党的十八大以来,滨海新区不负众望再出发,创新竞进,改革统领,服务协同,交出一份亮眼答卷,成为天津加快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一个样本。

以质为帅 多引擎打造滨海效益

9月20日,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一个历史性时刻。空客在欧洲以外首个A330宽体飞机完成和交付中心启用。

从大飞机、大火箭到直升机、无人机,十八大以来,滨海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6%,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千亿级航空工业集群。”空港经济区管委会主任杨兵说。

从初创期步入中兴高潮期,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是滨海新区加快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沿着“创新竞进、优化结构,以质为帅、效速兼取”的路径砥砺前行,今天的滨海新区,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八大支柱产业顶天立地,新兴产业不断发力,产品升级趋势明显。

在天津开发区飞旋科技公司,一款高科技的磁悬浮分子泵已经下线。“这款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垄断。”公司副总经理蒋颖说。

像飞旋科技这样极具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滨海新区还有2万多家,正成为提升创新驱动的引擎。

“工业经济升级版正初步形成。”滨海新区相关负责人说,预计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比重将达七成以上。

先进制造业阔步前行的同时,营利性服务业、金融租赁、保理等现代服务业同样发展迅猛。

上半年,滨海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2.9%,比重达4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2.4%。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组合拳激发滨海活力

2014年5月20日,滨海新区在全国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大幅减少、归并审批事项,审批印章由109颗变为1颗。

按下改革快进键,滨海新区不断刷新发展的高度与宽度。

今年7月,由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片区自主研发的商事登记网审系统,在滨海新区全区推广,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

9月,中心商务片区又将“政务服务点”开进天津银行北京广渠门支行,“双创通”企业服务平台和地税自助终端机同时在北京启用,办事人可在北京办理天津企业登记、涉税业务等。

随着改革举措和制度创新加力推进,今年以来,自贸区新增市场主体13570户,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46家。

改革创新,已经内化为滨海新区的基因,融资租赁、保税展示交易、人民币跨境结算、跨境电子商务等创新业务蓬勃发展。

东疆保税港区,曾经的滨海滩涂,如今已经成为租赁业聚集区,率先开展了30余种租赁业务模式。“仅飞机一项,业务规模即已达千架,是仅次于爱尔兰的世界飞机租赁高地。”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沈蕾说。

门槛降低、产业开放、简政放权、金融创新……改革开放带来的利好效应不断释放。

改革开放增活力,外商投资最具说服力。上半年,滨海新区实际使用外资40亿美元,占天津市实际使用外资总量超过七成,平均每个小时引进近100万美元。

对接京冀服务协同 大格局展现滨海担当

“转转”二手物品交易平台总部、58软件公司——9月末,58集团再添两个重头项目落子天津开发区。

58集团是这几年来自北京的“独角兽”企业在天津开发区投资的一分子,与其同行的还有滴滴出行、京东金融等共7家企业。这些创新型“独角兽”企业,实现了京津产业资源与创新联动的良性对接。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滨海新区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于家堡金融区等“八大载体”为核心,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化与京冀全方位合作,今年来取得积极进展。

上半年,京冀两地落户滨海新区项目571个,资金到位额227亿元。而近三年里,仅北京一地就有约2000个重点项目落户新区。

除了承接,滨海新区同样展现出更大的担当:打通“断头路”;将天津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率先在京津冀释放,共推自贸区曹妃甸片区;与唐山、沧州合作建设滨唐、滨沧产业示范区;支持雄安新区,积极担负雄安重要出海口使命……

同呼吸,共命运。为了京津冀地区的蓝天白云,滨海新区大力实施清新空气、清水河道、绿化美化等专项行动,粗钢、生铁、无缝钢管等持续减产。

2016年,全区空气质量达二级良好水平天数为230天,PM2.5浓度同比下降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7.3%。

有目标,有干劲,牢记嘱托再出发,这片热土正在书写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的新答卷,不负信任,不辱使命。(记者杨维成、刘元旭、毛振华、邓中豪)(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天津滨海新区 五年新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