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委员讲堂委员讲堂

侯建明委员: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

2017年10月25日 09:02 | 作者:侯建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在我看来,分级诊疗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之首,是解决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格局和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之间不适应、不匹配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牛鼻子”。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作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谋划、全面推进。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分级诊疗工作考核评价标准,明确了分级诊疗各方面的数据指标,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部署开始加快。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基本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成为重要内容。

在国家顶层设计方案的指导下,各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分级诊疗模式,形成了以厦门、镇江为代表的以慢性病为突破口的模式;以北京、江苏和深圳为代表的以构建医联体为切入点的模式;以安徽、四川为代表的以诊疗病种为抓手的模式;以上海、杭州为代表的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的模式和以青海、宁夏为代表的以医保政策引导的模式,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全国20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率达22%,重点人群签约率达38.8%;全国各类医联体上转病例近千万例次,同比增长62%;下转260万余例次,同比增长117%;1400家三甲医院对口支援3700多家县级医院,全国县域内就诊率已超过8成。改革让“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合理就医秩序逐步形成,群众看病的费用降下来了,便捷性提高了,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健康红利。

虽然分级诊疗正在有序推进,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大医院吸聚优质资源、小医院留不住好医生的“两极分化”现象仍未消除,患者足不出县就能治好病的要求仍未全面满足,这些都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要求尚有差距。

我认为,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满足群众看病需求,必须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一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健康生活的向往作为改革目标,依靠人民推动医改。二要建立并规范转诊制度与流程,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激活大医院分流患者的动力,实现对病人的及时下转,推动双向转诊有效运转,并进入良性循环。三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通过医联体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使上级医院下来的病人,基层医院能“接得住”,让患者有动力优先选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四要充分发挥医保政策调节作用,将医疗机构落实诊疗职责和转诊情况与绩效考核和医保基金拨付挂钩,进一步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支付差异化,对按照规定转诊的患者,在医保报销政策上给予倾斜。五要发挥“互联网”技术在边远贫困基层地区的医疗延伸作用,鼓励医联体内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六要建立与分级诊疗制度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改革不仅要让患者有获得感,也要让医务工作者认可。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一项惠及全民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共十九大已为今后的医改指明了道路、明确了目标,只要我们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编辑:赵彦

关键词:政协委员 侯建明 分级诊疗制度 十九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