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贺禹:贯彻十九大精神加大核电自主创新力度

2017年10月25日 10:32 | 作者:周丽燕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彩C2017-10-25zx1201_P_1_372_1391_701_1727

“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回顾了过去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未来五年乃至3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思路清晰,让人倍感振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国是核能核技术利用大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世界第一。经过多年耕耘,我国核电产业在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同时,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国都有中国核电人的足迹。

核电成为与高铁齐名的“国家名片”,得益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也见证了我国在高科技领域从跟跑者迈向并跑者、领跑者的发展轨迹。

“自主创新是中广核的‘立业之本、发展之基’。如何实现我们既有的发展战略,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如果不能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满足市场需求的自主品牌产品,中广核的‘走出去’就没有了依靠,我们的发展就没有根基、没有后劲。”贺禹表示。

说起中国核电,就不能不提到我国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华龙一号”。

“华龙一号”是由中国广核集团和中核集团联合研发,拥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作为我国核电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华龙一号”凝聚了中国核电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

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国外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全面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并跨入了“自主创造”的新阶段,具备了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的条件。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际社会、中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核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而“华龙一号”的安全性与世界主流三代技术相当,经济性更具优势,成为我国核电出口的主打品牌。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支撑我们走向世界一流的重要基石。”贺禹表示,下一个五年,中广核将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持续推进科技战略专项和尖峰计划,为中广核的生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有力的政策支持和雄厚的国家财力作后盾。

五年来,中广核科技创新累计投入近100亿,申请国家科技经费超15亿,科技活动经费占集团营收稳定在5%左右,产生了“华龙一号”等一大批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建成了以中广核热工水力与安全实验室、核电站安全壳内不可接近设备研发和试验中心为代表的、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实验装置与平台。

“中广核从零起步,白手起家,演绎出一部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改革发展史诗。这种蝶变的背后,正是中广核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投入。”贺禹告诉记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贺禹介绍,未来中广核还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力度,“十三五”期间科技研发总投入预计将达80-100亿,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加强引进和培养人才,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科技创新,人才为先。目前,中广核科技工作总人数超过7000人,占中广核员工总人数的20%,研发人数超过5000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28.5%,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地方级人才计划103人。

“我们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报告中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发展核电事业、守护好核安全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大‘走出去’力度,将中广核打造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核电人应有的贡献。”贺禹表示。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科技 核能 中广核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