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品鉴收藏品鉴

登峰造极的清代玉器赏

2017年10月25日 17:44 | 来源:收藏快报
分享到: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玉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是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堪称玉文化发展的顶峰。清代玉器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青睐,贵族和平民,文人和商人,都把他们的审美意念和文化情趣融入到玉器之中。器型主要有礼仪玉、装饰玉、实用玉、陈设玉、文房玉器、肖生玉和翡翠玉等,仿古器蓬勃发展,新见的形式亦层出不穷,可谓千姿百态。纹饰十分丰富,多以吉祥图案出现。

图1 清代兽面纹青玉斧_b

图1 清代兽面纹青玉斧

图2 清代青玉松亭小景山子_b

图2 清代青玉松亭小景山子

图3 清代青玉辟邪水丞_b

图3 清代青玉辟邪水丞

图4 清代镂雕桃花白玉水丞_b

图4 清代镂雕桃花白玉水丞

清代兽面纹青玉斧(图1):长12.5、宽4.2、厚1厘米。此玉斧两面皆饰相同纹饰。上端宽而有刃。下端上部雕刻变形兽首,圆目双角;中部为一玉璧,表面减地浅浮雕谷纹,圆旋凸起;下部雕刻兽尾,末端卷曲上翘。整件玉器造型浑厚,做工质朴,线条流畅生动,比例协调。玉斧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初被作为生产工具使用,之后逐渐演化为氏族酋长或部落联盟首领执掌的王权象征物。此件玉斧即为清代典型的仿古玉器。

清代青玉松亭小景山子(图2):长7.6、宽3.1、高4.6厘米。玉质温厚细腻,形体圆润饱满。作品以山间景色为题材,山子正面琢一棵苍松从山间蜿蜒伸出,松叶层叠饱满,黄褐色沁斑的点缀使苍松更有生气,其下掩映一小亭,小巧玲珑。背面巧妙利用黄褐色沁斑的颜色,用硬朗方俊的线条勾勒出峭壁山崖,层次分明,立体感强。采用圆雕、浮雕等技法,既浑圆厚重,又精巧秀气,将苍松亭台、层峦叠嶂的景致生动呈现。全器布局错落有致,意境幽远,格调清新,可谓山形陈设品中的佳作。

清代青玉辟邪水丞(图3):长11.1、宽6.3、高5.5厘米。圆雕异兽,卧状,头扁方上扬,曲颈,粗眉,大眼,宽鼻,张口。从头形看,似虎,头顶有一角,四肢伏于地,四肢粗短有力,肢上有火焰纹装饰,长尾分叉卷曲向上。背部有一圆孔可通腹部,腹内空可蓄水。辟邪是古代民间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具有祈福祛邪的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崇敬。此件辟邪应是以虎为原型加以变化,造型生动,曲线优美,憨态可掬,颇具想象力。水丞又称水中丞,属文房用具,可贮水,以备研墨、洗笔之用。

清代镂雕桃花白玉水丞(图4):长6.7、宽4.3、高3.4厘米。此水丞雕琢一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半开的桃花自然地形成可以贮水的水丞,构思奇巧,匠心独具。器外装饰镂雕的桃枝、桃叶,精致典雅。整个桃花、桃叶,雕刻精细,桃花圆厚饱满,花瓣层叠包裹,枝叶舒展,叶片纹理清晰,生动自然。水丞玉质润泽细腻,桃花的雕琢逼真传神,皆与盈盈水意相应合。

在中国玉器的发展历程中,清代玉器无论在品种数量或制造工艺上都形成了中国玉器制作的鼎盛时期,它继承发扬了数千年来传统的琢玉技术和风尚,集历代之大成,创造了难以数计的优秀作品。其玉质之美、琢工之精、设计之妙、造型之奇、用途之广均是前所未有的。


编辑:杨岚

关键词:登峰造极的清代玉器赏 登峰造极 清代玉器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