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王书平:文艺工作者要与人民心连心

2017年10月30日 09:01 | 作者:王书平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振奋和鼓舞之情油然而生。历史的芬芳图卷在前行中铺展,时代的画卷在奋斗中描绘,在这个过程中,文艺工作者身上可谓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担当。

反映时代精神、讴歌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几年,文艺事业发展气象万千。在我心中,涌动着创作的激情,那就是拿起画笔、深入乡村、脚踩大地,将艺术奉献给时代和人民。作为党和人民培养的美术工作者,对我来说,艺术创作和社会责任其实是融于一体的。记得10多年前,我举办了一次新农村主题的画展,有很多农民朋友看了画之后很感兴趣,他们很惊讶:原来身边熟悉的农作物也可以成为中国画!纷纷向我请教。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把中国画送到农村去,教感兴趣的农民朋友画画。现在,天津北辰区双街村美术辅导点已建立14年,还有其他一些乡村也建立了美术辅导点,为众多农民美术爱好者义务辅导学画,教授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和技法,培养了众多美术人才,给了这些用画笔追求梦想的农民展示艺术的大舞台。田间地头,农民美术爱好者用画笔勾勒出自己再也熟悉不过的白菜、玉米、南瓜……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脸上漾出自信的微笑。

农民美术爱好者的成绩,正是国家发展进步的一个小小缩影。在服务群众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同时,我真切感受到国家的新变化、新发展。以前到农村去写生的时候,村民们的住宿条件、家里的吃穿用设施还不完善。画的时候,一般很少有村民理会我们。现在,情况已大不一样。“王老师,我这新房子能不能画进去?”“当然能啊!”“那我这东西太多,又是房子又是丰收的作物,怎么构图呢?”这真是一个“幸福”的问题,农民们住上了新房,吃的穿的都越来越好,生活更加幸福。现在我们去农村写生,画纸铺开后没多久,就会有很多人凑过来,问各种问题。物质生活提高后,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趋势,他们非常渴望文化生活。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发展,乡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多种多样,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在把文化生活带给村民的同时,画家同时也获得了最鲜活的生活感受,既洗礼了心灵也汲取了营养、累积了素材,来创作、来描绘我们身边这些最美的事物,这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是极大的促进。乡田万物生长的景物都成为了我描绘的新题材,农舍乡村庄稼的新风貌都成为了我创作的新内容。比如我画《丰收》,就是一曲农家生活的颂歌,田院丰收的葫芦,农村大地万物生长的勃勃生机与不远处正在建设的村民新楼房遥相呼应,充盈着一派欢乐丰收,欣欣向荣的欢乐景象。在不断的深入生活和艺术积累中,真正做到“身入”、“心入”、“情入”,“以情驱笔”,就能使有限的画面展示着无限的境界,让有限的笔画中表现出无限的生命力。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深入生活中,只有长期真正深入到底,才能更加熟悉广大农民群众的内心世界,只有真正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才能从人民中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创作激情,才能从生活中汲取更多的创作养分。文化源于人民、文化为了人民、文化属于人民,文艺工作者只有与人民心连心,才能永远保持蓬勃的朝气。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文艺 十九大 艺术 创作 人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