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张晓黎:重心下移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

2017年11月02日 10:08 | 作者:袁 沅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重心下移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 

——访中共北京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张晓黎

□本报记者 袁 沅


不久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北京大学顺利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名单(全国共36所);并有41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入选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

近年来,中共北京大学党委统战部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积极推动构建学校大统战工作格局,努力推进学校统战工作重心下移,开拓思路,创新举措,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北京大学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前,本报记者走进北京大学,就高校统战工作采访了中共北京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张晓黎。

记者:北京大学拥有开展统战工作的优良传统,请介绍下学校开展统战工作的基本情况。

张晓黎:北京大学的统战工作历史十分悠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北京大学就有一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民主党派成员。目前,北京大学(包括医学部)共有8个民主党派的成员1600余人,除台盟以外的7个民主党派在学校建有基层组织,多人担任民主党派中央和北京市委会重要领导职务。北京大学现有全国和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61人,其中党外人士约占四分之三。另外,还有一批党外人士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长、国务院和北京市政府参事,以及中央和北京市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的特约工作人员。

记者:拥有如此丰富的党外知识分子资源,统战部如何为开展统战工作创造条件,有哪些创新的机制体制?

张晓黎:我们于2013年、2016年分别出台了《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2016年,学校成立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和校长任组长。

近年来,中共北大党委积极研究新形势对学校统战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率先提出统战工作重心下移的工作思路,并付诸实践探索,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

在协商民主建设方面,把征求民主党派和党外代表人士意见纳入学校“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建立党委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交流协商会制度、民主党派和党外代表人士建议办理回复制度等。基层党委也有一些很好的工作实践,如不少院系建立了定期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制度,有的医院党委建立了“党委出题,党派调研,医院采纳,部门落实”的工作机制,把一些重要工作交给民主党派来完成。

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和党外知识分子交朋友,充分运用好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午间交流会、民主党派新老班子交接会等工作方式,做大家的挚友、诤友。工作中注意抓细节、讲实效,多做让知识分子放心、顺心、舒心、暖心的实事。统战部多年悉心照顾党外代表人士遗孀,帮助党外代表人士解决生活困难等,还专门设立了党外知识分子困难资助基金。学校党委和统战部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扩大了与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的直接接触面,掌握了大量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的一手信息,并通过与他们联系交友,建立了良好的感情维系,有了肝胆相照的信任,赢得了他们的信赖,为有效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提供抓手。

记者:高校是党外代表人士的聚集区,请介绍下北京大学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有关情况。

张晓黎:学校抓住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做好推荐等各个环节,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梯队建设,打造人才蓄水池;有组织、有计划地物色、培养、选拔和使用高层次党外代表人士,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加强党外后备人才与适用岗位的匹配性培养,为党外后备干部的成长提供必要的锻炼台阶。2013年,学校党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123”工程。近年来,学校先后推荐北大肿瘤医院顾晋、生命科学学院赵进东、中文系张颐武、化学学院刘忠范等参加北京市高层次党外代表人士挂职锻炼。

记者:北京大学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形成了哪些特色品牌?统战部如何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引导他们服务社会?

张晓黎:中共北大党委统战部大力支持和协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班子建设,健全完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内部监督、议事决策等工作制度和机制,支持领导班子提高政治把握、参政议政、组织领导、合作共事、解决自身问题等“五种能力”。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也纷纷形成了不少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品牌活动。比如,民盟北大委员会、医学部委员会联合清华大学委员会已经连续十年举办“民盟高教论坛”;九三学社北大委员会、医学部委员会每年结合形势和体制改革热点问题确定一个专题开展活动;还有北大民进文化论坛、民建城市发展论坛等,这些活动为民主党派骨干搭建了锻炼的机会和平台,有效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活力。

记者: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党外人士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学校为党外人士发挥作用搭建了哪些平台?

张晓黎:我校非常重视建立健全党外代表人士发挥作用的机制。一是建立了校院(系)两级重大决策前向党外人士征求意见、开展民主协商的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充分发挥统战对象在学校和院系各项事务中的积极作用。二是定期邀请学校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党外代表人士参加通报会、交流协商会、座谈会等,帮助党外人士全面了解学校的工作进展,通过邀请党外人士代表参加学校教代会,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参加领导班子和干部的考察测评和评议工作,更好地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三是重视在校务委员会等重要机构吸纳党外代表人士,目前在学校校务委员会中有3位党外人士担任副主任,15位党外人士担任委员。此外,还建立了民主党派、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建议回复制度,在编制北大“十三五发展规划”、综合改革方案和推进“双一流建设”研讨中,也都及时征求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见建议。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党外 学校 民主党派 代表人士

更多

更多